船舶報告系統

船舶報告系統,是指船舶交通管理系統管理軟科學的一個主要子系統。要求位於港口及其附近的船舶在規定地點按規定程式和格式用甚高頻無線電話向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報吿船位、航行動態及船舶數據資料等,是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及時、準確地掌握所轄區域內船舶的各項數據和動態,並有效地進行交通管理的基本手段。

正文內容

通過無線電報告蒐集和交換船舶動態信息的系統。在保障海上安全方面有多種用途。

用於搜救的船舶報告系統這是在沿海國家的搜救責任區(見海上搜尋和營救)內,為了救援遇險船舶的需要而建立的。它根據本區內船舶的航行動態報告(包括航行計畫、船位報告、抵港報告或最後報告),進行船位的標繪、推算和更新,以便在發生海難時能向本區搜救協調中心或向為了搜救目的提出要求的國家及時提供本區當前的船舶分布和動態。用於搜救的船舶報告系統的作用是:①在未收到船舶遇險信號情況下,縮短從與船舶失去聯繫到開始搜救行動的時間;②可迅速確定能應召赴援的船舶;③在難船位置不明或不肯定時,可定出有限範圍的搜尋區;④便於給無醫生的船舶提供緊急醫療支援或建議。

用於搜救的船舶報告系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國際海難搜救工作的開展而發展起來的。1960年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簡稱海協,現改稱國際海事組織)作出決定:建議各締約國政府鼓勵所有船舶在航行於船舶報告系統覆蓋的區域時報告其位置,並作出安排使船舶免費傳送此類電報。1979年海協在漢堡召開國際會議通過的《1979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為船舶報告系統制訂了必要的規定,並草擬了船舶報告格式和程式,作為國際統一標準的基礎。目前已建立的船舶報告系統,有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格陵蘭、馬達加斯加等系統,其中以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比較典型。

自動船舶互救系統通稱AMVER,由美國建立,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船舶報告系統。初建時稱為大西洋商船報告系統,服務範圍為美國在西大西洋的搜救區。1958年套用計算機後,從區域性系統迅速擴大為國際性系統,並改用現在名稱,但英文縮成字不變。它採取自願參加方式。參加的船舶出海時,將本船航行計畫和有關搜救資料,包括船名、呼號、船籍、船東、船舶和動力類型、總噸位、船長、正常船速、雷達、無線電設備和值守時間、是否有隨船醫生等情況,通過有關海岸電台提供給該系統中心,並在海上按規定報告船位。1981年自動船舶互救系統中心通過它在世界各地的近百個協作海岸電台與90多個國家的7000多艘參加船舶(占從事遠洋運輸商船四分之一以上)進行聯繫;每天跟蹤標繪的船舶達2000多艘;平均每月向世界各地的營救協調中心 (RCC)提供約12起有關沉船和35起有關緊急醫療的信息。同年海協作出決議,敦促各國鼓勵其船舶參加這個系統。

澳大利亞船舶報告系統通稱AUSREP,始建於1973年,屬區域性船舶報告系統。1982年採取強制參加方式。在其服務區域內所有本國船舶和外國船舶都必須向系統中心按規定提供航行計畫和報告船位。逾時缺報將進行查找。如安全情況不明,當地營救協調中心將於24小時內開始搜救行動。

其他船舶報告系統這種收集船舶動態、跟蹤標繪和交通信息的系統還套用於船舶交通管理,常稱船舶動態報告系統(見船舶交通管理系統)。此外,在天氣預報、防止船舶污染等方面也得到推廣。國際海事組織於1983年通過決議,統一各種用途的船舶報告格式和程式,以免給船舶造成混亂。

參考書目

IMO,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IMO,London,197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