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設備

舵設備

舵設備(rudder and steering gear),用以改變和保持船舶航向的設備,由舵和操舵裝置組成。船舶航行時,通過操舵裝置轉動舵葉,使水流在舵葉上產生橫向作用力,為船舶提供迴轉力矩,從而使船舶保持航向或迴轉。

正文

用以改變和保持船舶航向的設備,由舵和操舵裝置組成。船舶航行時,通過操舵裝置轉動舵葉,使 水流在舵葉上產生橫向作用力,為船舶提供迴轉力矩,從而使船舶保持航向或迴轉。

是由槳演變而來的。早期的船是用裝在船尾的槳來控制航向。後來將槳固定在船尾中線處,成為可轉動的專用舵。舵由舵葉和舵桿兩部分組成。

舵設備舵設備

舵的種類舵的種類很多。根據舵葉的剖面形狀區分,有平板舵和流線型舵。平板舵舵葉由金屬板或木板製成,水平剖面呈直線形,結構簡單。這種舵在帆船上廣泛使用。流線型舵的舵葉以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作為骨架,外復鋼板製成水密的空心體,水平剖面呈機翼形。這種舵阻力小,升力大,套用廣泛。根據舵桿軸線在舵葉上的位置區分,有平衡舵、不平衡舵和半平衡舵(見圖)。平衡舵的舵桿軸線在舵葉靠中前位置,舵壓力中心至舵桿軸線的距離較小,所需轉舵力矩也小,從而可減少轉舵所需的舵機功率。它的缺點是舵在工作時容易擺動,對航向穩定性不利。不平衡舵的舵桿軸線在舵葉導邊處,舵壓力中心至舵桿軸線的距離較大,所需轉舵力距也大。半平衡舵是舵葉上半部分為不平衡舵,下半部分為平衡舵。不平衡舵和半平衡舵有利於保持航向的穩定性,但需要較大的舵機功率。根據舵的支承方式區分,有多支承舵、雙支承舵、懸掛舵、半懸舵。多支承舵的舵葉由幾個舵銷同舵柱連線,一般為不平衡舵。雙支承舵的舵葉有上、下兩個支承件。懸掛舵的舵葉懸掛於船體下面,無下支承,舵桿受彎矩大,常用作多舵船的邊舵。半懸舵的舵葉上半部連線在舵柱上,下半部呈懸掛狀。根據舵板數量區分,有單板舵和雙板舵。單板舵舵葉由一層平板構成,結構簡單,航行時阻力較大,轉舵後產生的舵壓力較小,性能較差。雙板舵又稱復板舵,舵葉由兩層板製成,性能較單板舵好。

為改善船舶操縱性能和推進效率,船上常設定一些特殊形式的舵。①導流罩舵:在舵葉中部正對螺鏇槳軸線處裝有一個流線型的導流罩,導流罩改善了螺鏇槳後水流情況,可以提高推力和減小船尾振動。②襟翼舵:整個舵葉由主舵葉和襟翼組成,轉舵時襟翼的轉角可大於主舵葉的轉角,方向可以變換,從而提高舵效或減小舵桿扭矩。③反應舵:舵葉前部有向左右舷相反方向扭曲的部分,對經螺鏇槳的水流可起導流的作用,從而減小阻力,增大推力。④主動舵:在舵葉後端裝有小螺鏇槳或導管推進器,轉舵時可發出推力,增加船舶的轉向能力,也可用以推船緩行。⑤反射舵:由螺鏇槳兩側各一塊可繞軸鏇轉的弧形片組成,弧形片的鏇轉可獨立控制,按其相對位置,在螺鏇槳不逆轉的情況下,將尾流導向某一方向或變向,使船舶轉向或倒航。⑥差動舵:由多舵葉組成,利用各舵葉的不同轉動角度把尾流導向一側,以提高船舶轉向能力。⑦噴射舵:舵葉內裝有導管,後端開有噴口,利用從噴口高速噴出水流的作用來提高船舶的迴轉性能。⑧並聯舵:在同一螺鏇槳尾流中由兩個同步轉動的舵並聯而成,可以增大舵面積,提高舵效。⑨多葉舵:一根舵桿上裝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舵葉,作用與並聯舵同。

舵的位置舵通常安裝在船尾螺鏇槳後面,可以利用螺鏇槳尾流提高舵的效率。也有裝在螺鏇槳前面的舵,稱倒車舵。裝在船首部的舵,稱首舵,用以改善船舶倒航時的操縱性。多舵船上,位於船體中縱剖面的舵稱中舵;位於兩側的稱邊舵。氣墊船、水翼船等離開水面航行的船,船體上部設空氣舵操縱船舶。水下航行的船設水平舵控制船舶升降。

舵的選擇舵型的選擇,取決於船舶的類型、大小、尾型和推進裝置的類型。舵的數量和舵面積的大小對船舶操縱性影響很大。海船通常採用單舵,內河船則因航道彎曲而複雜常設有2~3個舵。舵面積一般根據船型、螺鏇槳和舵的數目、船長和滿載吃水等確定。舵面積的大小,一般用舵面積比(舵面積同船舶長度和設計吃水乘積之比)表示。海船單螺鏇槳單舵的舵面積比為 1.6%~2.2%,雙螺鏇槳單舵的為1.5%~2.5%;油船的為1.3%~2.0%;沿海船的為2.3%~3.3%,內河船的為2.1%~5.0%。

舵角舵轉動時產生的迴轉力矩的大小取決於舵角,即轉舵後舵葉與正舵位置的夾角。當舵角為0°或90°時,迴轉力矩等於零,當舵角為37°時,迴轉力矩達到最大值。通常將最大舵角控制在35°以內,該舵角稱為有利舵角。

操舵裝置

將舵轉至所需角度的裝置。可分為人力操舵裝置和動力操舵裝置兩類。操舵裝置主要由通常設於船舶尾部的舵機、設在駕駛台的操縱裝置和傳動裝置組成。舵機是轉動舵的機械,有電動液壓舵機和電動機械舵機。操縱裝置是使舵機能按照駕駛者意圖及時地、準確地將舵轉到所需舵角上的裝置,有電力式、液壓式、電動液壓式和機械式等多種。傳動裝置是連線舵機和操縱裝置的機構。現代大型船舶已廣泛使用自動操舵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