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第八交響曲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b小調,3/4拍,比較簡單的奏鳴曲形式。 這段鏇律,在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中都擔任重要的角色。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E大調,3/8拍。

作品簡介

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作品作於1822年,時值舒伯特25歲,但直到43年後樂譜才被發現,並於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響曲唯有第一、第二兩樂章擁有完整的曲譜,第三樂章只有九小節改編為管弦樂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鋼琴曲譜的形態,第四樂章則連草稿都沒有。但第一、第二兩個樂章無論在形式上或感情處理上,都能搭配得天衣無縫,整個內容至此已表達得十分完整,再加任何詼諧曲樂章或終樂章,均有畫蛇添足的感覺。所以,此曲在形式上雖然未完成,但實際上是完整無缺的,並因此而顯得結構新穎,這恐怕是作者始料不及的。此曲不僅是舒伯特交響曲中最傑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樂的一部絕世佳作。它抒發了作者內心世界的矛盾衝突,憂傷情緒充滿了整個樂曲。透明清純、優美豐富的鏇律,不加裝飾和聲和音色,這種作曲手法非常新鮮,這是此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之一的重要原因。本曲未完成而終,這為它增添了許多穿鑿附會的謠言傳說,甚至有人將它杜撰成故事,拍成電影。如此一來,此曲更是家喻戶曉。

作品樂章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b小調,3/4拍,比較簡單的奏鳴曲形式。曲初由低音弦奏出富有暗示性的鏇律(片段1),名指揮家溫加納形容為"好像是來自地底世界的聲音"。這段鏇律,在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中都擔任重要的角色。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E大調,3/8拍。整個樂章行如流水,布局和發展都舒緩自然。這一樂章的主題十分出名,是一個鏇律優美的典雅主題(片段2),由第一小提琴呈現,把聽眾帶入了一個寧靜而充滿幻想的意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