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瓣鼠尾草

舌瓣鼠尾草

舌瓣鼠尾草,唇形目 Lamiales,鼠尾草屬 Salvia,唇形科 Labiatae。一年生直立草本,花期6月。為雙子葉植物藥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舌瓣鼠尾草的全草。分布: 浙江、安徽。

基本信息

概述

Salvia liguliloba sun
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屬(introduce)
一年生直立草本;根纖維狀,密集。莖直立,高30—40(70)厘米,單一或略有分枝,鈍四棱形,具槽及條紋,紫綠色,棱上略被小疏柔毛。葉有基出葉及莖生葉,基出葉具長柄,柄長2—3厘米,腹凹背凸,密被倒向小疏柔毛。葉片長圓形,長2—4.5厘米,寬1.2—3厘米,先端鈍,基部心形,邊緣具不整齊而不明顯的細圓齒狀鋸齒,草質,上面綠色帶紫,下面紫色,上面全面散布糙伏毛,下面僅沿脈被短柔毛餘部無毛,莖生葉約3對,下部一對具長柄,長達3厘米,向上變短,最上一對具短柄或無柄,葉片披針形,長3—7(11)厘米,寬1—2.2(4.2)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其餘均同基出葉。輪傘花序2—12花,疏離,在莖頂組成偏向一側的總狀花序,此花序長10—25厘米,有時在基部具1—2短花枝,因而組成總狀圓錐花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0.5毫米,先端漸尖,具緣毛;花梗長約2.5毫米,與花序軸被具腺長柔毛。花萼鐘形,長約7毫米,外面被長柔毛,內面在中部以上被微硬伏毛,二唇形,上唇三角形,長2毫米,寬3毫米,先端有靠攏的3個短尖頭,下唇與上唇近等長,半裂成2齒,齒三角形,先端銳尖。花冠淡紅色,外面被疏柔毛,在唇片尤為密集,內面基部近子房處有明顯的疏柔毛毛環,冠筒長1.8厘米,直伸,基部寬2毫米,至毛環處略增大,向上漸增大,至喉部寬達6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長圓形,長約4毫米,寬3毫米,先端微缺,下唇輪廓三角形,長4.5毫米,寬8毫米,3裂,中裂片較小,舌狀,長橢圓形,全緣,長2毫米,寬1.5毫米,側裂片較大,三角形,高2毫米,寬4毫米。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下,著生於冠筒上部1/6處,花絲長2毫米,無毛,直立,藥隔長4.5毫米,直伸,無毛,上臂長2.5毫米,較瘦小,花葯線形,長2.6毫米,一室,下臂長2毫米,頂端粗而扁,具橫生藥室痕跡,二下臂分離。退化雄蕊棍棒形,長約0.5毫米。花柱稍伸出花冠,長2.5厘米,先端2淺裂,前裂片較長。花盤前方稍隆起。小堅果橢圓形,長2毫米,直徑0.8毫米,褐色。花期6月。

使用說明

【藥 名】:舌瓣鼠尾草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舌瓣鼠尾草的全草。
【功 效】:活血調經、溫經通絡。
【主 治】:治月經不調、經量多、色暗、先後不定期、經期少腹冷痛等。治風寒濕痹阻經絡、血脈不通而關節活動不便、肢體僵硬。
【性味歸經】:辛,溫。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9一15克。
【別 名】:長葉丹參(《浙江藥用植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安徽。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