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農鎮

興農鎮,地名,隸屬拜泉縣管轄,下轄13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1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00人。鎮政府駐於鎮內。

基本信息

1.黑龍江省拜泉縣興農鎮

興農鎮隸屬拜泉縣管轄。位於縣境北部,東與建國鄉接壤,北與克山縣毗鄰。鎮政府駐地距縣城24公里。
興農鎮,曾名“癩馬溝”、“乾元鎮”。清代中葉後,為依克明安旗遊牧之地。清末,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劃歸拜泉縣管轄。1910年(清宣統二年),有曹振東者在此一片荒原大溝旁“開荒占草”,自養的幾匹馬都有癩,故得名“癩馬溝”。中華民國時期,隸屬拜泉縣乾豐鎮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定名乾元鎮,初隸第十二保,1938年5月改為協和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為拜泉縣乾元區,後改為第十區。1956年3月,撤區劃鄉,設定乾元鄉。1958年9月,合併小鄉建立公社,成立興農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政社分開,改為興農鎮。
興農鎮境內屬丘陵地帶,南北高,中間低,建有衛國水庫。全鎮總面積15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萬畝。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機耕面積占90%。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向日葵、亞麻等,為全縣亞麻主要產區之一。鎮辦工業有鐵木聯合廠、製造廠、麵粉加工廠等。全鎮共轄進展、遠見、興業、勸業、努力、守林、公正、乾元、衛國、燎原、星火、和平、眾興等13個村。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2.1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00人。鎮政府駐於鎮內。

2.黑龍江省雞東縣興農鎮

興農鎮位於雞東縣西北部,距縣城55公里,總面積960平方公里。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勢北高南低,俗稱“八山半水一分田”。主要農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麥、水稻。自然資源豐富,地下蘊藏大量煤炭資源,適於地下採煤,地上種糧,發展多種經營,人工栽培木耳和造林。全鎮有9個村,總人口17.939人,其中農業人口8.634人;耕地面積33.214畝,糧食總產量319.7萬斤,全鎮人均收入2.261元。

3.黑龍江省明水縣興農鎮

興農鎮,由最初僅有百十戶以耕作為主的農家,逐漸發展成為以農產品和農產品加工為主的農貿交易市場。1925年呼海鐵路(今濱北線鐵路)通車後,居民聚集,並湧進一批以手工業、商業服務業為主的工商戶,形成小城鎮。今綏稜鎮總面積40平方公里,是一個不轄農村的純非農業人口城鎮,共轄8個街道。全縣工商企業主要集中於鎮內,綏稜林業局駐於鎮內北部。1992年末全鎮總人口8.4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25萬人;滿、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2%。鎮政府駐地鎮內西南街。後合併於綏稜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