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太村

興太村

興太村地處四川省珙縣巡場鎮,是宜賓市唯一的全國文明村。興太村有較好的地理位置。一是緊靠鐵路,二是處在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包圍之中,三是有比較豐富的礦產資源。近年來,該村相繼引進了德國良種兔、麻竹、優質肉、優質蔬菜等。

基本信息

興太村地處四川省珙縣巡場鎮,是宜賓市唯一的全國文明村,1999年10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國家創建文明工作先進單位”。興太村1990年與豐村分開時,共分得債務100萬元,當時全村鄉鎮企業產值只有230萬元,集體積累只有幾萬元,還不夠還銀行利息。由於債務沉重,該村幹部工資不能兌現,村子的發展問題千頭萬緒,該黨村支部、村委會經過反覆研究,向全村黨員、幹部和民眾發出了“背水一戰,共渡難關”的號召。
興太村有較好的地理位置。一是緊靠鐵路,二是處在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包圍之中,三是有比較豐富的礦產資源。但要把這些有利條件變為經濟優勢,不僅要有敢創敢幹的工作作風,還要有敏銳的市場經濟眼光。經研究,他們確立了“以資源為基礎,以鐵路為依託,以環境為紐帶,以政府為支持,以企業為龍頭,以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動力”的發展思路。艱苦創業,求實奮進。興太村首先做的就是改善鐵路周邊環境,為全村經濟發展創造條件。興太村人以自己的勤勞、坦誠和熱情取得了鐵路單位的好評。他們與自貢工務段、內江車務段、重慶工務段等單位都有重要的業務往來和合作關係。為了擴大採石廠的產量,加大廠料的外銷量,興太村自籌200多萬元資金,修建了200多米的專用車道,到目前為止,興太村的廠料外運每天達到50個車皮,每月應收款近100萬元。在企業的發展上,興太村打破所有制的束縛,採取入股、聯營、自營、自租、承包等多種經營形式,使企業的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興太村黨支部上任後的第二件事便是調整農業結構。興太村在抓好企業發展的同時,不放鬆農業發展這一根本,加大了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全村共修建了5個水泵房,維修引水渠道2000多米,基本解決了農民的灌溉和飲水問題。另一方面,村黨支部以市場為導向,引進先進品種和技術,拓寬農民增收的路子。興太村每年都要組織2次以上有志於發展新型種植業的農戶外出參觀學習,為他們的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扶持。近年來,該村相繼引進了德國良種兔、麻竹、優質肉、優質蔬菜等,並計畫發展附加值高的苦丁茶深加工、精加工產業。
興太村在發展經濟,富民強村的同時,不忘加強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他們制定了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規劃,明確了創建工作的目標責任,和廣大民眾一起齊抓共建。由於該村加強了精神文明陣地建設,精神文明細胞建設等工作,極大地提高了廣大村民的文明意識,進一步改善了黨群、幹群關係,全村文明之風盛行,好人好事層出不窮。4社村民許時金為方便民眾過路,自籌800元資金,硬化了200米的人行道;村民黃德光出資1000元修了一座便橋,解決了長期以來村民淌水過河的困難。興太村在短短的10年間經濟快速發展,去年村集體企業實現利稅1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200元,關鍵在於該村黨支部高度重視基層組織建設,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在帶動全村人民發展一方經濟上起到了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