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傀儡戲

興化傀儡戲

興化傀儡戲稱莆仙木偶戲,俗稱“柴頭仔戲”。它流行於莆田市各地及其興化方言區,是我國古老而珍貴的木偶戲劇種之一。

興化傀儡戲
興化傀儡戲稱莆仙木偶戲,俗稱“柴頭仔戲”。它流行於莆田市各地及其興化方言區,是我國古老而珍貴的木偶戲劇種之一。
木偶戲藝術歷史悠久,千百年來,一直為莆仙人民所喜聞樂見。據唐《樂府雜錄》和宋《都城紀勝》記載:“傀儡仔”起於漢祖在平城為冒頓所圍……史料記述的是漢代“平城解圍”的典故:漢高祖劉邦匈奴酋長冒頓困於平城,謀臣陳平為解危困,訪知冒頓甚為好色,其妻閼氏對此十分嫉妒。陳平利用其矛盾,用雕刻木偶化妝成美女,在城頭上翩翩起舞,冒頓看得目不轉眼,而閼氏大發醋意,她擔心城破之後,丈夫必納“美女”。於是迫冒頓退兵,劉邦興化傀儡戲遂解平城之圍。由於木偶退敵有功,漢高祖便將它珍藏宮中,“後樂家翻為戲”。因此木偶戲藝術的產生和演進發展追究其根源,莆仙木偶戲也是上述承傳而來的。從中原士族“南遷”的記載和唐代莆田“百戲”演出的情況看,唐是木偶戲較為完整的表演藝術不斷傳入莆仙地區的年代。
早在唐末中原戰亂,人民為了“避亂”謫遷入閩居莆的很多,移民中十有九家皆祖籍河南,他們當中有許多木偶藝術家,入莆後以供豪門貴族和普通百姓娛樂賣藝謀生,因而保留古代中原的音韻遺風風俗習慣。
十二世紀中葉,興化軍內百戲木偶戲、和南戲並盛,看戲熱潮高漲,宋代盛極一時。莆田詩詞家劉克莊有詩云:“非惟兒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椰榆。方坐皋比開講肆,忽看傀儡至優場。郭郎線斷事都休,卻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師何處去,誤他棚下幾個愁?”,盛況觀一斑!
明清期間,莆田黃石、華亭和仙遊榜頭木偶戲班頗有盛名。五十年初,莆仙兩縣各有一個專業木偶戲劇團,民間也有40多班,莆田縣還參加晉江專區會演。1979年仙遊蓋尾前連木偶到福州演出近一個月。清末民初,莆仙木偶戲還遠渡重洋,赴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演出,很受僑民歡迎和好評。
莆仙木偶戲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出現在舞台上時,就與民間宗教信仰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城鎮鄉村,寺、廟、宮、觀由信仰而引發了各種民俗活動和傳統節日,凡有祭祀、節慶和民俗活動都要請木偶戲演出,主要是人員少、花費廉、小型簡便,既熱鬧又實惠,娛神又娛人,深受民眾歡迎,因而不斷發展繁盛。因此木偶藝術流傳的歷史,無疑是比莆仙戲早,至今還稱木偶戲為“戲兄”。
目前,莆仙木偶戲班發展很快,並有女藝師登台掣線演出,還配有錄音、喇叭擴音器等。
莆仙木偶戲可分三大類:一是尊者戲,即《目蓮戲》,成為民間超度亡魂演出的劇目,往往與佛寺僧人的薦亡、拜懺法事儀式同時進行。二是《願戲》,這是莆仙民眾為酬神還願,演出的“謝恩”戲。《疒魯戲》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出天花、麻疹等災病演出驅逐瘟邪的木偶戲。戲中還極力讚揚民間神靈陳靖姑除妖驅魔,救渡眾生的事跡。《北斗戲》是莆田民眾因小孩滿月或生病癒後,請木偶戲班演出酬神還願的戲。三是《散戲》,是除宗教法事劇之外的普通喜慶演出的戲。其主要還是為酬神還願和娛神娛人。這種戲劇宗教祭祀活動的出現,是我國木偶戲和人戲產生的最早例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