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一起成長

與你一起成長

王英女士的這一本《與你一起成長》,從懷孕和生育自己的兒子講起,一直敘述到他整個上學的過程,以及走上社會,成為很優秀的人才,全書感情真摯,說得娓娓動人!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的兒子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得給我的兒子留點什麼,我覺得這絕對不是物質上的東西,我希望兒子擁有自己的夢想,同時我也應該首先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本書是浙江女作家王英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從懷孕和生育自己的兒子講起,一直敘述到他整個上學的過程,以及走上社會,成為很優秀的人才。

作者簡介

王英,女,浙江海鹽人。中國作家協會浙江省分會會員,浙江省魯迅研究會會員,中國新聞社特約記者,香港《中外名牌》雜誌社記者。曾在國內外報刊發表散文、隨筆、小說、紀實文學等四百餘篇,約三百餘萬字。曾在全國、省級獲獎二十餘次。主要著作有散文集《擦肩而過》、《情真》、《走不出家鄉的海》,長篇傳記《三毛之父一一平民畫家張樂平》、《一代名人張元濟》。

文摘

懷孕的女人是幸福的。
我受到了丈夫百倍的呵護,享受著國王般禮節的待遇:你想吃什麼?躺在那兒別動,千萬別下床!下床時要小心喔!等等。哄得我常常想,怪不得女人都想生孩子,這種千哄萬騙的語言心頭還真甜,你說哪個女人不會被哄得心甘情願地受苦受難呢?
可是嘔吐就是一件萬分可恨的事。
平日裡覺得很好吃的東西,此刻,一到嘴裡就變了味,變得似苦似澀,變得無滋無味。丈夫剛尊重我的想法,把我想吃的東西從市場興沖沖地買回來,滿懷希望地想看我好好吃進去,可一進嘴裡,我就嘔吐不已。但肚子裡的孩子需要營養,你吃不下東西讓他怎么活呀。於是我強忍著嘔心,嘗試著再吃進嘴裡,可一進嘴裡,又噁心,又難受,又嘔吐。把個興高采烈的丈夫吐成一副無可奈何的哭相。曾經有過無數次類似這樣的情況發生,可有意思的是,此時的丈夫競發揮了大大超常的耐心,不管你如何不知天高地厚地將他折騰,他總是謙恭地如僕人般地陪著小心,那份神情今天想來還覺得特別溫馨,特別的感動。上帝在賜予一個母親懷胎十月時那份溫柔的同時,也給即將要當父親的男人以守護神般的勇敢和溫順,感謝上蒼,我的孩子在出生之前就享受到了我們對他的百倍關愛,他沒有理由再給予愛他和期待他的兩個人一絲不安。
保胎和妊娠反應經過了五個多月短暫而又漫長的過程。這段時間裡,我是一個幸福的小女人,同時又是一個飽受煎熬的病人。先兆流產和妊娠反應,將我的身體和情緒幾乎弄到了崩潰的邊緣。我無法閱讀文學名著,也無法看業務書籍,更無法過一個正常人所過的那種生活。整日裡以床為伴,小心翼翼地守著腹中的胎兒,幸福而又備受煎熬地慢慢度著時光。什麼文學,什麼業務,什麼上班下班,在孩子面前,一切都顯得那么的無關緊要。將近8個月後,我終於走出家門,到單位上班了。站在櫃檯前,我常常挺著大肚子望著滿世界熙來攘往的人,心中充滿著一種平和與寬恕的感覺。覺得世界在我的眼裡一切都顯得如此地美好,走在街上,有小孩摔倒了,我會吃力地走過去將他扶起來,由對自已孩子的心疼和愛而延及對所有孩子的喜歡,漸漸地又延及對所有的人。P6-7

後記

當敲擊完鍵盤上的最後一個句號時,我的內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樂。寫作的過程就是一次溫暖的人生旅程,能通過寫作的方式呈現出來,這讓我感到喜悅和感嘆。人生是一張單程票,經過了就不會再有,不管結局如何,那沿途的風景里已足夠我人生的精彩。這其中有些是遺憾,有些是感嘆,有些則是欣喜,不管怎么樣,生活就是生活,過去的不會再重複,面向的只是未來。
與兒子相處那么些年,他給我的生命以無限的色彩,以至於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孩子的世界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這世界一定是蒼白的。而他,才讓我覺得人生是多么富有活力和意義。他讓我的生命開滿絢麗的花朵,每一朵花都令我在各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以不同的色彩,感受生命的可貴,它讓我說出了我想說的每一句話,彈奏出我生命的最強音。很多時候,我想表達我的這份感受,表達擁有兒子後那份不一樣的喜悅,但卻不知道,怎么樣表達才能反映出我的真情實感。
然而,冥冥之中總有一種東西會告訴你怎么做才合適。去年夏天,我去北京魯迅文學院進修,課堂上,我聽到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林非老師關於散文創作的講課。他的課令我欣喜,我好像接到了這“天外來客”的信息。他所提到的女作家可以以兒女情長為散文寫作的題材的論點,好似一下開啟了我的盲點,我茅塞頓開。腦子裡總是晃晃悠悠地萌發著一種無法克制的創作欲望。後來,我去信林非老師,沒過幾日,就收到他來信,信中他肯定了我的選題,也真誠地向我提出了兩點建議:一要寫出母子情深,二要給讀者以啟發。在他的鼓勵下,我動筆寫作。期間他還來信鼓勵我,讓我找一些別的女作家寫的類似的東西。可惜,我跑遍了所居小鎮的每一家圖書館和書店,沒能找到一本有關這方面的書。後來一想,這樣也好,我寫了,小鎮也就可以有一本這樣的書了。
想像中,寫這類書的作者,一定自己和孩子一樣出類拔萃,而我和我的兒子只是千千萬萬家庭中普通的一員。於是,我立足於平平淡淡的母子之情,立足於與千千萬萬平凡家庭的普通生活,寫出他們的平凡生活,以及母子相處滋生的普通而又不一樣的感情。生活是平淡的,但母子之情卻是世界上最普通而又最偉大的感情,這種血濃於水的情感,會超越時空,會超越世界上任何一種情感。
我用心寫了,但不知道這本書是否符合老師對我的要求,更不知道讀者會怎么看。我的確是用心去感悟,用行動去體現的。我的書,是寫給我兒子的,也是寫給和我一樣對孩子充滿熱愛的千千萬萬父母的,我要真誠地對孩子們說:“我感謝你們溫暖了父母親們生命史上的歲月,世界因為你們而變得更加可愛!”
我也要對所有的母親說:“請愛你們自己,學會與孩子一起成長。”
感謝著名學者、散文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散文家協會會長、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林非老師和青年學者、評論家、博士研究生蘇偉老師分別為本書題寫序言。
2005年11月1日
於武原綠城花苑

序言

王英女士的這一本《與你一起成長》,從懷孕和生育自己的兒子講起,一直敘述到他整個上學的過程,以及走上社會。成為很優秀的人才,真是說得娓娓動人,讓我逸興遄飛地讀完之後,還留下了十分美好與深刻的印象。
王英女士很生動地訴說自己,從十月懷胎開始,就時刻都關心著這藏在腹中的小小生命。這種關心的愛護的心情,還很自然地延伸開去,當瞧見不相識的幼兒,在路旁摔倒時,也立刻就像自己的孩子摔倒了一樣,趕緊攙扶起來。正是這種生理上的變化,使得自己不斷地升華著高尚的情操。正像在《禮記·禮運》里所說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種境界。
王英女士所描摹的生育時候刻骨銘心的痛苦,促使她摯愛著自己的兒子,以渾身的解數教育他健康地成長,最終能夠成為立足於人寰的青年,這肯定是普天下千千萬萬的父母,日夜都在關心和操勞著的事情。這本書中敘述的許多故事,一定會為閱讀它的朋友們,提供這方面有關的經驗,作為自己培養兒女的參考。
王英女士在撫育自己兒子的過程中間,同時也努力地學習,鑽研著進行文學創作,獲得了不小的成績。她採用的這個書名,真有著深厚的思想感情上的涵義。這種追求上進的情操,既感人,又具有鼓舞的力量。
在教育兒子的十幾年中間,王英女士花費的精力如此之多,實在是萬分辛苦的。然而看著兒子茁壯地成長起來,經歷了系統的求學過程,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今天又看著兒子在掌握自己所學習到的許多知識,正深思熟慮地從事醫務專業的工作,常常是精力旺盛和風度翩翩地走來走去,從心裡升騰而出的喜悅和歡欣,早已經把多少年來說不盡的艱辛,紛紛地驅趕到九霄雲外去了。
這世界上不管是在什麼處境中的人們,打發自己一輩子的生活時,只要想替整個社會多少作出一些貢獻的話,無疑都會是很勞累的。付出了這樣的辛勞,得到了飽滿的收穫,才會深深地感覺到,算是並沒有虛度此生,從而切切實實地體會出來,自己的一生是很豐盈與幸福的。先不說旁的事情,而只說怎樣教育自己孩子健康地成長這一點,如果確實能夠做得很好的話,自然也就是對於國家和社會,作出了極有意義的貢獻。
我和王英女士真是很有緣分的,她在魯迅文學院讀書的時候,曾聽過我講授的散文創作的課程。從她在此書後記中所說的這一番話語,才知道是受到我所講的親情散文的影響,觸發了她撰寫的念頭。這對於我真是一個極大的鼓勵,應該更認真和努力地講好自己所承擔的課程,才可能給以同學積極的幫助。至於她寫得如此的生動細緻,揮發著真摯的感情和純潔的思想,使我讀了之後,實在是受到很大的教益。像她這樣構想周全,夙夜匪懈,對於自己兒子的長大成人,確乎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誠心誠意地向許多撫育兒女的母親推薦,讀一讀王英女士的這本書籍,對於自己怎樣教育子女,一定會有幫助的。我也誠心誠意地向許多致力於撫育兒女的父親推薦,仔細地讀一讀這本書籍,要像她那樣全身 心和有計畫地投入於其中,那么你們的孩子就一定成長得更迅速、更優秀。
2005年5月18日
於北京靜淑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