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直記

《至正直記》,又名《靜齋至正直記》、《靜齋類稿》,粵雅堂叢書本,元孔齊撰,四卷。屬古籍作品。

著者

元・孔齊

朝代

書目提要

〖解題〗《至正直記》,又名《靜齋至正直記》、《靜齋類稿》,元孔齊撰,四卷。孔齊,字行素,號靜齋,別號闕里外史,山東曲阜人,生卒年代不詳。《至正直記》是作者避兵四明時寫的一部見聞雜記,內容包括當時政治、經濟狀況,器物製作情況,文學、藝術成就和當時的人文社會習俗,是一部很有資料價值的筆記。現存的《至正直記》刻本只有《粵雅堂叢書》本,這次整理即以此本作底本,同時參考了已有整理成果。〖質量〗二三校。

版本

粵雅堂叢書本

卷數

4

部分內容閱讀

凡城郭水向西流者主居人多無義寡恩。又水不通江湖者主不產清奇之物。金陵人多薄情秦淮河西流也。京口人多不富且濁水不通流也。湖州多竊盜水散漫也。蓋山深處則民厚而實水泛處則民薄而頑。風水之說信不誣矣。
●卷一
諺云:“鐵板《尚書》亂說《春秋》。”蓋謂《書》乃帝王之心法典禮學《春秋》者但立得意高便可斷說也。○筆品
○朱氏所長
○老儒遺文
國初宋丞相文文山被執至燕京聞軍中之歌《阿剌來》者驚而問曰:“此何聲也”眾曰:“起於朔方乃我朝之歌也。”文山曰:“此正黃鐘之音也南人不復興矣。”蓋音雄偉壯麗渾然若出於瓮。至正以後此音悽然出於唇舌之末宛如悲泣之音。又尚南曲《齋郎》、《大元強》之類皆宋衰之音也。
○不畜母雞閱
○館賓議論
吾嘗論祖宗之法不可失祖宗之財或可失使其遇盜遭亂離則田宅財貨皆不保矣惟家法不可一日紊也。雖處患難家法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