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貴魚

一.黃山臭貴魚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徽州的山水,千般神韻,如詩如夢。所以人們常說: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然而徽州除了美景,還有美食。在遊玩之餘,如果能大快朵頤徽州當地的食物,那才叫不虛此行。徽州太美,美得叫你魂牽夢縈,而品嘗徽州的美食,更會讓你吃出無盡的遐想來。
來到黃山,首先給您介紹的就是黃山三臭:臭貴魚,臭豆腐,毛豆腐。吃的東西,多是以味香為美,但是也有特例,發酵的食物大多乍一聞起來就不香,北京的豆汁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有的還就專吃“臭”味。這些經過發酵變臭的食物,久而久之,腐敗,竟然也成為味道的一種。這些獨特的味道,於是也成為徽菜的一個獨有的特徵。要說最為徽菜的經典菜品,臭貴魚的名氣幾乎能夠代表徽菜,但想吃到正宗的臭貴魚,對於外地人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臭貴魚臭貴魚

臭貴魚在徽菜一直是源遠流長,占有代表性的地位。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吃貨典籍,臭貴魚著作權在安徽是名至所歸,能吃到正宗的莫過於黃山本地的臭貴魚了。徽州臭貴魚是一道皖南地方特色菜餚,別有一方風味,吃過的人都會留下很深的印象。不僅代表著徽州地方特色名菜,更是代表中華美食之精髓。
二.臭貴魚歷史故事
相傳,一個貴族商人從事長途販賣生意,有一年,雇了八個挑夫去江邊收購貴魚給徽州府,然後趕緊往回趕,誰知,天氣突然熱了起來,貴魚在桶中開始腐爛,他臨機一動,將這種發臭的魚煎好,叫來大家品嘗,誰知,真是不吃不知道,味道盡然別有一番風味。貴族商人把魚送到徽州府,將“臭”的貴魚燒好,給當時的達官貴人品嘗,大家品嘗過後,稱讚不絕。從此之後,商人便開了一家貴魚館,以“風味貴魚”為品牌招攬生意,生意紅火,發了大財。
三.稀少的品種
臭貴魚是很稀少的品種,貴魚的肉質很有特點,大刺整齊,小刺極少,蒜瓣肉潔白如雪,利於入口,因而臭貴魚又多了一層美味。
四.生長的環境
臭貴魚,出產在長江流域,徽州多山,少有江河大魚,貴魚就是生長在徽州的江河之中,貴魚好吃與否有兩個重要條件,第一是產地。最地道臭貴魚莫過於生長在徽州附近,貴魚為野生生長,肉質堅實,味美天然,第二就是醃製方法。有一些商人在選材料的時候為了降低成本,會用臭豆腐汁去醃製貴魚,這樣做出來的魚確實很臭,但其實已經失去了傳統臭貴魚的本質。
五.傳統製作工藝
臭貴魚的製作過程剖有講究,徽州最早傳統方法是把新鮮貴魚肚皮朝上擺放醃製在木桶中,然後用山間青石頭或河卵石壓住,在底部撒一層鹽,將新鮮的貴魚抹上鹽,肚皮朝上一層層碼放,此為乾法,水淹法是用10%的淡鹽水代替乾鹽,一層魚一層鹽水,無論乾濕兩法,魚上均壓以重石。每天上下翻動魚身,確保醃漬均勻,還需根據溫度濕度,選擇乾濕鹽法,調節鹽量和醃漬時間,通過精密的計算,把臭貴魚控制在香臭之間,聞著臭,吃著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恰到好處!時經六七天后即可得成。
臭貴魚臭貴魚

醃製的臭貴魚必須在時間上拿捏的恰到好處,當腥臭味剛剛形成,臭氣還淡,但胺基酸卻最為充沛,並未進一步分解,這時魚的鮮味最足,臭貴魚就是這個時間點的產物。如今發達的社會,黃山本地的臭貴魚經過發酵之後採用真空包裝送到各地。
五.燒制方法
安徽的燒制手法。徽菜就像是被禁錮在皖南群山中的老神仙,傳統又老派,固守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味道:燒燉居多,擅理山珍河鮮,重色重火功。做好的臭貴魚端端正正一大條,外皮軟嫩,不見火力,湯汁濃稠芡,除了少量順應口味的蔥和辣椒,整體不急不躁,突出的是原本的鮮香。微微臭,吃塊蒜瓣肉的臭貴魚,光是聞著這個味道就讓人又愛又恨,外焦里內的臭鱖魚在空氣中獨自綻放著自己。筷子稍稍用力便如花瓣一樣散開,能大塊夾起。魚肉呈玉色,吃到嘴裡,先是微臭,繼而鮮、嫩、爽,余香滿口。
臭貴魚臭貴魚

1.準備好蔥姜蒜切末調味,豬肉,筍,,香蔥,紅辣椒分別洗乾淨,並切成末狀備用。
2.鍋熱放入一勺豬油融化,放入醃貴魚煎,一面煎黃之後再翻面煎,兩面都煎黃之後盛起備用。
3.另起鍋燒熱,注少許油,倒入肉末、筍末、薑末和蒜末一起翻炒,大火翻炒至肉末變色,筍末水份炒乾,姜蒜末出香味。
4.放入煎好的臭貴魚,再依次放入1勺鹽、2大勺料酒、3大勺老抽、1勺醋、1勺白糖,倒入半碗清水,(有高湯也可以代替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燒。(不要蓋鍋蓋)
5.最後約三分之一湯汁時,加入雞精少許,用鍋鏟一直把湯汁澆在魚背身上,直到湯汁略乾,盛出臭貴魚裝盤,撒上蔥末和紅辣椒末點綴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