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若

自若

自若,漢語辭彙。 拼音:zì ruò 釋義:鎮靜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基本信息

詞目

自若

拼音

zìruò

基本解釋

[self-possessed;composed;calm and at ease] 鎮靜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漢·賈誼《過秦論》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引證解釋

鎮靜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國語·越語下》:“自若以處,以度天下,待其來者而正之,因時之所宜而定之。”

《史記·陳涉世家》:“ 雍州 之地、 餚 函 之固自若也。”

晉葛洪《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谷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常雲可五十年不食,正爾,復何疑哉?”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珙》:“ 珙 即大呼弟妹之名字,亦無應者,笑言自若。”

宋蘇軾《滕縣公堂記》:“其後世俗日以奢靡,而 徐公 固自若也。”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二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次早穿衣升堂,請龐統謝罪曰:“昨日酒醉,言語觸犯,幸勿掛懷。”龐統談笑自若。

清 邵長蘅 《閻典史傳》:“ 應元 慷慨登陴,意氣自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