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微風

在那百花吐艷的新春, 不覺跨入一座小巧的花園, 那自由的交談無限綢繆。

基本信息

詩歌譯文

在那百花吐艷的新春,
山谷中花叢似波濤起伏。
遍地是濃馥的鬱金香,
整個祖國宛如一座花圃。
出遊的少女髮辮上飾著鮮花,
在晨光曙色中輕輕吹拂。
自由的空氣使失望者重新振作
我迎著春光悠悠漫步。
多美呀!令人心曠神怡的大自然,
我孑然一身無拘無束。
不覺跨入一座小巧的花園,
景色雖美卻被高牆鎖住。
我的目光被牆壁遮斷,
視野狹窄,精神受到束縛。
曠野中的人在花園裡難得樂趣,
終還是喜愛那高山險途。
不僅我,花草在這兒也不舒暢,
夜鶯和春燕在哀哀啼哭。
驀然間,從田野吹來一陣春風,
樹葉和花卉都乘風飛渡,
笑聲中離開了園中寂寞,
那自由的交談無限綢繆。
倘若你在園中身受禁錮,
薔薇園也無非是花叢圖圄。

詩歌賞析

烏爾法特主要的創作成就在於詩歌和散文,他的詩歌和散文創作互相滲透,以致某些作品如《生活》、《窮人和富人》、《生命之曲》等都被人認為是散文詩。散文詩是兼有詩與散文特點的一種現代抒情文學樣式,它融合了詩的表現性和散文的描寫性的特點。這裡選的《自由的微風》在季羨林先生主編的《東方文學作品選》中被定位為散文,但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從形式上看,它都完全可以被歸入詩歌,雖然詩中有較多頗為明顯的散文化的描寫性句子。
翻譯過來的全詩形式上偶數行比奇數行縮進兩個字,這是遵守原詩的格式。縱觀全詩,形式的變化很有規律,十分整飭,又不乏靈動之感。每兩行押韻,節奏感和音樂感在詩行的跳動問很好地得到了彰顯。
全詩原本沒有分節,這裡基於鑑賞的需要,根據內容將其劃分為三個小節。前兩個小節的散文化色彩較為突出,基本上以描述性文字為主。第一節主要描寫的是新春時節萬物復甦,百花吐艷,祖國宛如一個大花園。將山谷中的花叢比喻為起伏的波濤,很好地表現了百花怒放的姿態。接著又描寫了如春天般令人心曠神怡的少女,髮辮上裝飾著鮮花,在晨光中輕輕搖動。少女們的出現,使得春的氣息更為濃烈。這裡是自由的,失望者也有感於春天的生機勃勃而重新振作,“我”禁不住來到廣闊的大自然,無拘無束地漫步。這一節描繪了一幅新春踏青圖,那種悠然自得和舒適愜意令人神往。
第二節則描寫了另外一個圖景。從“我”無意中跨入一座花園開始,大自然的明媚風光被庭院深鎖的幽閉景象所代替。這裡的人放不開視野,精神受到束縛,享受過曠野中生機勃勃和無拘無束樂趣的人是難以忍受這種羈勒和鎖閉的,哪怕高山險途,畢竟是自由的,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在這裡是不可能體會得到的。而且不僅僅人在這裡不舒服,就連花花草草和夜鶯春燕也難以忍受這種禁錮,不禁發出哀哀悲鳴。這裡所描繪的景色與第一節截然相反,對比之下更突出了自由的可貴、禁錮的可惡。
第三節,筆鋒又一轉,描寫忽然從田野吹來春風,被禁錮的一切都“乘風飛渡”,獲得了“自由的交談”,那種豁然開朗的美好感覺惹人羨慕。這裡的想像頗為奇幻。如果對詩歌含義作深入挖掘的話,必然會聯想到當時的社會時局。最後一句說:倘若你在園中深受沒有自由之苦,那么薔薇園也就是花叢中的囚籠。詩的寓意極為深刻,有很強的警示意味。聯繫當時社會現實,似乎是警告那些貪圖一時安逸的人莫要為了蠅頭小利而放棄了最為可貴的人類的自由和尊嚴。這兩行詩堪稱點睛之筆,道出了“自由的空氣”的深刻含義。
全詩具有很強烈的描寫敘事色彩,同時又有豐厚的哲理寓意,體現了烏爾法特作品的一貫風格,從日常生活中體悟出深刻的道理,發人深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