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潭縣清真華大寺

臨漳縣清真華大寺,原名挑州禮拜寺,始建於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挑州廳志》記載,“沐英,明徵西將軍,洪武十三年(1380年),挑州十八族三副使等叛據納麟七站地,英奉太祖命,提軍舊城,寇遁去,追擒三副使,築城東籠山,設戌兵守之,六月班師,以功封平西候。”相傳沐英所留屯田戌邊兵車多為回族,並修了清真寺。史載“舊洮禮拜寺,在舊城,明洪武丁未年修”。這時洮州伊斯蘭教僅只有格迪目,宗教內部並無分歧。該寺初建時,在洮州城中心,占地面積15畝,是現在上專下寺面積的總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臨潭縣清真華大寺
地址:甘肅省臨潭縣城關鎮城內
郵編:747500
年代: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

清真寺簡介

臨潭縣清真華大寺是甘南州最古老而著名的一座寺,座落在臨漳縣城關鎮(舊城)城中央,起源系最早傳入中國的伊斯蘭教格迪目,後尊崇花寺拱北
臨潭縣清真華大寺,原名挑州禮拜寺,始建於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迄21世紀初期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挑州廳志》記載,“沐英,明徵西將軍,1380年(洪武十三年),挑州十八族三副使等叛據納麟七站地,英奉太祖命,提軍舊城,寇遁去,追擒三副使,築城東籠山,設戌兵守之,六月班師,以功封平西候。”相傳沐英所留屯田戌邊兵車多為回族,並修了清真寺。史載“舊洮禮拜寺,在舊城,明洪武丁未年修”。這時洮州伊斯蘭教僅只有格迪目,宗教內部並無分歧。該寺初建時,在洮州城中心,占地面積15畝,是現在上寺下寺面積的總和。
十七世紀後,中國伊斯蘭教在西北流傳更廣泛,興盛了近千年的茶馬司洮州,回族商戶日趨增多,回族農戶以舊城為中心普及到新城以北各鄉村。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中國伊斯蘭教虎夫耶支系花寺教禮創始人馬來遲(1681——1766年)來挑州舊城講經、受到洮州回族民眾的擁護和愛戴。據傳,華寺道祖馬來遲來挑州舊城講經,行至范家咀陽坡一地時,正為午禮時間,他領幾個門生在此做了午和,後來人們把這塊地稱為“拜氈地”,也叫“吊地”,後附近出清泉一眼,至今人們飲用。道祖馬來遲到舊城時,受到全城回族民眾的隆重迎接,在桃州禮拜寺講經後,贈該寺大白錦旗一面,上面繡有深綠色阿文字,後由教民藏在宣禮塔頂層內,白朗過臨潭時連同塔殿一起燒掉。
根據《路引集》載,1766年(清乾隆初至三十一年),道祖馬來遲在甘肅河州(臨夏),挑州、岷州等地和青海循化、化隆貴德同仁、西寧講經。當時“臨潭舊城的下寺、太平寨寺、卓洛下寺首先尊崇花寺”挑州禮拜寺更名為挑州清真花寺。
馬來遲始祖創立的華寺教禮傳至第三代教主馬光宗(北州太爺1749—1826)時,其門生馬在真阿甸於清嘉慶五年,即公元1800年後,脫離華寺,接受新疆莎車(牙日光)依禪經堂的學禮,於嘉慶十九年,即1814年後,創立了北莊門宦,挑州約三分之一華寺信教徒改崇北莊教禮,馬葆真遂派第二個重要門生敏尚禮阿訇(1783——1864年)為北莊住舊城的“木勒提”,主持舊城教務。與此同時,從華寺占地面積劃出北邊4.5畝,建立了北莊拱北的臨潭舊城上寺.舊城華寺占地面積縮小了三分之一,目前為10.5畝。從此對挑州清真華大寺也簡稱“下寺”。

被毀重修

臨潭縣清真華大寺歷史中,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先後被焚燒、拆除又重建五次:
據記載,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重建過一次,由誰籌資興建無記載。
清同治年由本寺教民敏晉成負責集資復建一次(《挑州廳志》三卷第9真記載)。
1912年(民國元年)白朗起義軍過舊城受阻擊而攻打該城,占領南城牆,向城內射擊,旋又攻開南城門,進城燒毀民房及兩座清真寺,城內回族民眾2000多人因遭慘死。兩年後由敏步堂等教徒集資重修。
民國18年,即1929年,由於地方變亂,清真寺燒毀,後於1938年由敏順喜等學董負責重修。
“文革”期間,視清真寺為“個鬼蛇神”的活動場所,1968年被拆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了宗教政策,由寺管會負責人馬宗德等代領信教民眾於1984年重建。
臨潭縣清真華大寺歷史上幾次被毀,幾次重修,其建築布局和建築藝術沿襲中國古建築傳統並結合阿拉伯建築特色。歷次建築起架磅礴、結構宏偉、展檐飛角、磚刻木雕,其大殿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在中國傳統的木製結構形式上更帶有極為濃厚的阿拉伯裝飾風格和花寺風格,形成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的獨特形式。
1985年完工的大殿主體工程,為鋼筋混凝土建築,高26.5米,分三層,一樓為滿拉宿舍,高4米,面積為1000平方米,二樓禮拜殿高7米,內僅立兩根大理石柱子,面積也是1000平方米。三樓圓頂高15.5米,面積為200平方米。大殿主體造型為圓頂拱門,突出的碩大圓頂,宛如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大圓頂的再現,圓頂表面嵌鑲了碧綠色瓷磚,使整個清真大殿莊嚴雄偉,氣勢非凡。另有水房、學堂、講經堂、宿舍等,使整個寺樓堂環列、殿廡連屬,而且整個建築群造形穩定,外觀輪廓起伏,中心突出,主次分明,構造完整,是中國清真寺建築中成功的範例之一。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寺信教民眾900多戶,6000多人。

清真寺阿訇

歷史上到過臨潭清真華大寺,開學講經的阿訇很多,其名單連同其它文物毀於1929年(民國18年),至今口碑相傳的唯有華寺道祖馬來遲曾於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到該寺講經。另據高齡老人講述,從1942年有以下阿旬在該寺開過學:
橋臥阿訇(周阿旬)(1942年元月至1944年12月);西兩智哈吉(1945年2月至1946年12月臨夏小西關尕刺阿訇(1947年1月到1948年3月);法真哈吉(1949年3月至1950年3月);祁明德阿訇(1950年4月至1955年12月);韓哈比阿訇(1956年元月至1958年8月);丁發祥阿訇(1978年至1980年);馬忠賢阿訇(鹽關阿訇)(1981年2月至1988年);韓仰天阿旬(1988年3月11日至1989年);鄭由四夫阿訇(1989年11月至 1991年11月);韓哈三掌學阿訇(1992年2月招聘為講經領拜阿訇)。
歷史上臨潭縣清真華大寺培養的阿旬,清朝以前的已無記載,清朝馬三個阿旬、民國敏潤個阿訇、解放後了發祥阿訇,都是學識淵博,並在外地各大清真寺開過學的阿訇。培養的一般阿旬有20多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培養出的有張來折不等阿訇。
清真寺自明洪武年間落成後,當時回族邊關守兵從內地帶來了很多朝廷贈品,該寺三次遭難時先後被劫掠。但由信教民眾冒著生命危險保護和收藏下來的,有明宣德年由朝廷贈送的混金銅香爐兩尊,一尊底刻“大明宣德年制”,金石味很濃,高13.8厘米,直徑29厘米;另一尊底制二盤龍一印,印書“大明宣德年制”。高14.9厘米,直徑31厘米。

著名人物簡歷

敏翰章,(1867——1929年),字悼丞,號柳齋,甘肅省臨漳縣城關鎮人。清凜生。童年入私塾,聰穎好學,敏而強記,有“神童”之稱,光緒乙西(1885年、得選為拔貢,文章冠鄉里。辛亥革命後曾任甘肅正寧縣知事,後又被選為第二屆國會眾議院議員,繼而又任古浪、鎮番、武威、永昌等縣縣長,政績顯著,成望頗高,深受時人擁戴與執政者重視。他詩文超群,擅長書法,深得松雪神髓,是當時省內頗具名氣的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