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蛋

臘蛋

臘蛋是有名的東陂腊味之一。早在20世紀30年代,東陂鎮“遂昌號”的臘蛋、臘狗和風腸,就遠銷馬來西亞、菲律賓諸國和港澳地區了。

名稱由來

(圖)包裝臘蛋包裝臘蛋

寒冬臘月,天寒地凍,可在粵北連州東陂鎮,卻是一派家家戶戶做臘蛋的熱火朝天的景象。由於連州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這裡每年寒冬就進入腊味生產的黃金季節,天越冷腊味就越香、脆、爽,因此形成了連州腊味的獨特風味。300多年來,“東陂腊味”的生產已成為當地的民俗,“東陂腊味”不但暢銷國內,而且遠銷東南亞。

主要原料

是花油(豬網油)和蛋,花油為皮,為餡。

製作工藝

(圖)臘蛋腊味

民間流傳的臘蛋製作工藝極繁,依次為:

1、浸花油。以鹽水浸花油,一日即可,浸好後備用;

2、選蛋。雞蛋或鴨蛋皆可,去白留黃,下鹽、

3、做蛋。花油切至大小適中,墊於小瓷碟上,放蛋黃、風腸片、芫荽(若製作“銀玉蛋”,周邊還須放瘦肉),包成扁圓狀;

4、曬蛋。把做好的蛋放太陽下曬,等表面稍乾,加一碟蓋上,反轉碟子再曬另一面,兩面曬至三四成乾,移至竹箕再曬;

5、晾蛋。被曬至八成乾後,用小繩吊起來,晾上一段時間。

代表產品

(圖)東陂風乾臘蛋產品東陂風乾臘蛋產品
1、東陂風乾臘蛋產品,選料獨特,專門選用山區農村家庭野外放養(不餵商品飼料)的母鴨蛋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劑,由名師嚴格把關加工醃製,全靠東陂山水形成的獨特固有的自然風色氣候條件曬制而成。該產品具有質香味美、風味獨特、香味濃郁、別具一格的特點。

腊味企業

(圖)臘蛋腊味
東陂腊味食品廠
東陂鎮素有“腊味之鄉”的美稱,生產加工醃臘肉製品已有數百年歷史。作為連州腊味生產製作的第一大鎮,2005年11月6日,東陂腊味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審查,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稱號。這是迄今為止,清遠市首個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產品。
東陂醃臘肉製品有臘肉臘腸、臘蛋、臘豬腳和臘鴨臘雞、臘狗等20多個品種,在東陂特有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採取傳統配方和獨特工藝風乾而成,形成獨特的地方風味上品。
連州市東陂牌腊味食品廠一直以生產傳統東陂風乾腊味為主,同時經營酒店業務。近年來,公司在遵循東陂腊味傳統製作工藝的基礎上,不斷改進配方和生產技術,並在加工過程中嚴把質量關,靠質量打出了品牌和市場,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品牌日漸叫響。

腊味產品

(圖)東陂腊味食品廠東陂腊味食品廠

臘狗:東陂臘中的臘狗,首推關屋“遂昌號”製品。80多歲的關佐賢老人說,1912年,肉食供應緊張,製作傳統腊味缺乏原料,其祖父就試著用狗做腊味的原料,先是做臘狗條,之後是臘全狗,從此,便開了“東陂臘狗”之先河。
制臘狗要選2.5千克至3.5千克重的肥乳狗,宰好洗淨後去骨,用炒乾的碎鹽醃;醃好後再以溫水洗淨,晾乾水,淋薑汁酒,塗上糖和沙姜粉;然後造型,風乾。

東陂臘狗嫩、爽、香、不腥不膩,可蒸可炒。

風腸:別處都叫“臘腸”,為什麼東陂卻叫“風腸”呢?原來東陂風腸要靠山風來風乾。一條自西北方峽谷鑽出來的西溪,緩緩地流到東陂鎮邊,也把習習的山風帶到了鎮子上。五更天,制風腸的人家便將一篙篙的風腸從涼棚里托出來,晾到露天“打冷風”;中午日頭猛,又將一篙篙的風腸托回涼棚里去。

東陂風腸的肥肉瘦肉搭配很有講究,三成肥肉七成瘦肉的叫“三七腸”;二成肥肉八成瘦肉的,便叫“二八腸”。

精於做生意的東陂人深通藏而不露之道,並不刻意炫耀自己的制腊味技術,有人夸東陂腊味好,便說:“腊味全靠風,我們地方風好。”還有更神奇的說法:“東陂街的風,街東和街西的也不一樣哩。”

民間產地

連州市

(圖)工藝工藝

連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北部,連江上游。東北與湖南省宜章縣相接,東南與陽山縣交界,西南和連南縣為鄰,西北與湖南藍山縣、江化縣接壤,北面同湖南省臨武縣相連。連州市位於廣東省西部,五嶺南麓,北江支流連江上游,地處粵、湘、桂三省(區)交界,北面與湖南永州、郴州兩市相連;西面與連南、連山兩個民族自治縣及廣西賀州市相接;東西與韶關接壤。以連州為圓心至廣州230公里,至韶關市190公里,至湖南永州市185公里,至湖南郴州市180公里,至廣西賀州市180公里。連州市總面積2663平方公里,轄10個鎮,2個瑤族鄉,總人口約55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