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毒敗血症疹

概述

膿毒敗血症疹在膿毒血症或敗血症時,病原菌侵入血流,生長繁殖,播散於皮膚或其所產生的毒素所引起的皮膚病變。

症狀體徵

化膿性球菌膿毒敗血症疹的發生率約為17%~60.9%,其皮疹一般在病程早期第2~8d出現。
(一)、葡萄球菌性膿毒敗血症性疹 見於葡萄球菌性敗血症、內臟器官的葡萄球菌感染以及葡萄球菌性膿皮病患者。突然惡寒、發熱,全身症狀重篤。皮疹表現主要為蕁麻疹、瘀點、猩紅熱樣或麻疹樣發疹,有癢或灼熱感。亦可表現為大小不等的紅斑、丘疹、水皰、結節或遷移性皮下膿腫等。
(二)、鏈球菌性膿毒敗血症性疹 見於鏈球菌性敗血症、腹膜炎、中耳炎、猩紅熱、產褥熱等疾病時。多數開始為斑疹或丘疹,或猩紅熱樣發疹,其斑疹為淡紫色,圓形或不整形,由帽針頭大到銀元大,甚至手掌大。丘疹多為淡紅色,且常呈痤瘡樣。此種皮疹早期多有出血性變化,進而發展成水皰、膿皰或壞死而形成潰瘍。

診斷檢查

在一些化膿性疾病,出現高熱、惡寒、全身明顯中毒症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並有皮疹,應考慮本症。需與藥物疹相區別,後者有服藥史,全身症狀較輕,無膿皰、壞死等變化。

治療方案

全身按敗血症處理,選用有效的抗生素,局部按膿皮病的治療原則進行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