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俞穴

膽俞穴

膽俞,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膽之背俞穴。在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布有第10、11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深層為外側支,並有第10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內側支。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念法

膽俞穴 膽俞穴

膽俞穴:Dǎn shù

取穴方法

取穴時通常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膽俞穴位於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人體膽俞穴位於背部,當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主治

主治疾病

膽俞穴的主治疾病為:膽經疾病,如膽囊炎、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肝炎、黃疸、口苦、肋痛、肺癆、潮熱等。

解剖:在背闊肌,最長肌和腱肋肌之間;有第十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十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10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

人體穴位配伍:配陽陵泉穴、太沖穴膽道疾病。

刺灸法:斜刺0.5-0.8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附註:膽的背俞穴。

穴義:膽腑的陽熱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名解:膽,膽腑也。俞,輸也。膽俞名意指膽腑的陽熱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陽熱風氣。

運行規律:外散之熱循膀胱經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經下行。

功能作用

外散膽腑之熱。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