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澳商埠局

膠澳是青島的舊稱,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這是青島建制的開始。 同年12月10日,根據《條約》中所規定的“將膠澳租界地全部開闢為商埠”條款,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成立,直屬北洋政府。 1925年7月,張宗昌置中央政府命令於不顧,擅自將“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改為“膠澳商埠局”,並任命其掖縣同鄉趙琪為“總辦”,將青島置於山東督辦公署管轄之下。

膠澳是青島的舊稱,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議決在膠澳設防,這是青島建制的開始。1897年德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強占膠澳,從此,膠澳淪為殖民地。1914年日本又取代德國占領膠澳,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五四”運動爆發,迫使日本於1922年同中國政府簽訂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中國終於收回了膠澳的主權。同年12月10日,根據《條約》中所規定的“將膠澳租界地全部開闢為商埠”條款,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成立,直屬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時期的所謂商埠有兩種:一是依照不平等條約開闢的通商口岸.一是因該地工商業發達而由中國政府開闢的商埠,稱“自辟商埠”。膠澳商埠屬於自辟商埠內。
爭權奪利 青島主權收回後,因其地位特殊,立即成為北洋軍閥爭奪的目標,圍繞“膠澳督辦”一職展開了激烈的爭奪。1922年12月至1925年7月,膠澳督辦更換過五次:熊炳琦、高恩洪、王翰章溫樹德
1925年7月,張宗昌置中央政府命令於不顧,擅自將“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改為“膠澳商埠局”,並任命其掖縣同鄉趙琪為“總辦”,將青島置於山東督辦公署管轄之下。趙琪上台後,秉承日本人和張宗昌的旨意,在政治上大肆通緝、逮捕革命志士,在經濟上強銷公債、軍用證票,削減教育經費,致使青島工商業凋零,教育倒退,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