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囊酒店

膠囊酒店

大概是為了保證膠囊內空氣流通,每隻膠囊都沒有門,只有一個捲簾以保護遊客的隱私。 宿眠區上2樓,來到整個旅館最有特色的所在,也是“膠囊旅館“名稱來源的宿眠區。 筆者觀察發現,關上門後,“膠囊”處於封閉狀態,就像一個大大的保險柜,外人根本無法進入。

膠囊酒店 (カプセルホテル)

簡介

膠囊酒店是一種極高密度的酒店住宿設施,常見於日本。住客可使用的空間局限於一個大約2米 x 1米 x 1.25米,由注模塑膠或玻璃纖維製成的細小空間內,僅足夠睡眠。空間內通常設有電視等電子娛樂設備,在住客單元的入口處設有一塊簾以維持住客的隱私,但聲浪則難以完全隔絕,洗手間及淋浴設施需要共享。這些單元會堆疊起來,住客的行李需要存放在離單元較遠的儲物櫃中。膠囊酒店內亦設有餐廳,或自動售賣機等設施,方便住客。
中國在去年下半年也出現升級的膠囊酒店--有一個很是時尚的名字---太空艙酒店,除去公共的設施基本相同外,睡眠空間增加,普通電視機被液晶的電視電腦一體機代替,艙內保險箱,還有多重消防設施,安全舒適,休閒便捷,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艙內環境倍感舒適艙內環境倍感舒適

歷史

膠囊酒店起源於日本,但在日本以外並未獲得廣泛接受。
日本的膠囊酒店規模各異,部分只有約50個單元,較大的可多達700個單元,通常只供男性入住。部份膠囊酒店則分別設有男女使用的單元。進入膠囊酒店的住客,通常需更換浴衣及拖鞋。
第一家膠囊酒店是位於大阪的Capsule Inn大阪,由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位於大阪市梅田區,於1979年2月1日開始營業,當時的租金為每晚1,600日圓。

房價

膠囊酒店(在中國也叫太空艙酒店)的最大優點是方便及價格相宜,一般每人每晚租金約4,000至5,000日圓,較正式的酒店廉宜。在中國這種膠囊酒店每人每晚也不過5~60元,是典型的低價高檔消費。

經營模式

踏進旅館大門,熱情的工作人員會遞上一雙消毒拖鞋。旅客付錢後,便得到一把衣櫃鑰匙,可以把隨身攜帶的行李鎖進衣櫃。旅館內部隨處可見張貼的“靜”字樣,以提醒客人保持安靜。走廊兩側的膠囊分上下兩層,很像中國的臥鋪車廂。“膠囊”的長寬高 分別是2米、1米和1.25米,一個身高1.80米的成年人躺下翻身是沒問題的,坐起身來也不會碰到頭。一床、一桌、一台電視,基本是內部的全部家具了。袖珍桌子也就門把手大小,只能放眼鏡、手錶等小物件。牆壁上有一排電子開關,是控制膠囊內燈光、溫度及音響設備的。
膠囊旅館不會因為廉價而忽略衛生,不論房間是否更換旅客,床單、枕巾等就寢用品都是每天一換。遊客一進門,就要換上專用睡衣
大概是為了保證膠囊內空氣流通,每隻膠囊都沒有門,只有一個捲簾以保護遊客的隱私。當然,透氣的捲簾無法阻止聲音的襲擾,不遠處的洗手間及淋浴室的聲音會若隱若現地傳進來。深夜,走廊里此起彼伏的鼾聲也會響成一片,旅客可以帶上耳塞隔音。

主要設備

旅館特點

清早起來有免費提供的洗漱用品。這裡的牙刷很有意思,不需要擠上牙膏就能刷出滿嘴泡沫。除了公共浴室的淋浴,這裡還有人工溫泉。由於池底裝了超音波裝置,激盪的水流可以給您捶腿、敲背、渾身按摩,真是很解乏。
沐浴後,男士可以使用免費的一次性剃鬚刀,女士也有各種免費護膚品。木梳雖然不是一次性的,但分為使用過和未使用過的兩個簍子。每天都有工作人員清洗,然後放入紫外線燈箱消毒。
公共休息室里有多個自動售貨機,出售香菸、果汁、咖啡、泡麵、電池、冰淇淋、漢堡包等。沙發旁有免費雜誌,愛熱鬧的人可以和大家一起看電視。如果感覺疲勞,往自動按摩椅里扔幾個硬幣,就能享受20分鐘電動按摩。有的膠囊旅館設有讀書室,商務人士可以在此使用電腦辦公,免費的寬頻無線網速度很快。

針對人群

藏身在辦公大樓里的膠囊旅館,主要針對晚上加班,趕不上末班車的上班族客群供他們休息補眠。有別於傳統膠囊旅館,陰暗老舊的刻板印象,這種膠囊旅館很不一樣。以黑白為基本色調,處處充滿摩登現代感,旅館以觀光客和女性客人為主軸貼心設計,不只廁所跟樓層男女分開,就連電梯也要分男女,讓女客人住得舒適放心。
進入一個一個小膠囊里不怕睡得不舒服,業者採用高級寢具,讓你一夜好眠。膠囊旅館擺脫不景氣陰影,以新面貌開拓無限商機。

洗浴區

拿著鑰匙,首先去更衣間,換上衣櫃裡棉布和式浴服,電梯直接送到位於地下2層的浴室。儘管浴室裡間的風呂池、淋浴台、桑拿房,和一般的日本浴室別無二致,外間一應俱全的按摩椅、電視、化妝室和牛奶販賣機也並不新鮮,泡個舒服的熱水澡,倒真的很解乏。在乾淨的盥洗室里洗漱,佩服日本人的整潔與自律——偌大的盥洗室,每個客人洗漱完畢,都會把一次性用具小心地扔到廢物桶里,再用面紙把台盆邊的水擦乾淨。

休閒區

泡了澡、喝了牛奶、做了按摩(當然是按摩椅,旅館裡附設中式、泰式マッサージ(Massage,按摩),不過價格不菲的),帶著一身輕鬆來到地下1層的休閒區。儘管已經是凌晨一點多,還有不少人或者躺在休息廳的沙發上看電視,或者在閱覽區看漫畫和雜誌。旁邊的電子遊戲房裡倒是空無一人,可角子機、老虎機和格鬥遊戲機螢幕上花花綠綠的燈光依舊終日閃爍。

宿眠區

上2樓,來到整個旅館最有特色的所在,也是“膠囊旅館“名稱來源的宿眠區。極有創意的空間構成,一進宿眠區,整個宿眠區如分成很多進,按照英文字母順序編排。每一進的兩面牆上,如蜂巢般密密麻麻、整整齊齊分布著20餘個“膠囊洞”,每個洞長寬不過1米,進深也就一人左右,這僅容一人坐、臥的小空間,就是客人們的臥室了。(三樓有男女合宿、三人合宿的“大洞”,形制相似,只是面積大一點而已)。
每個膠囊洞都有和更衣櫃手牌相同的編號,“看,像不像太空艙?有沒有一點科幻世界裡未來人的生活空間?”

內部區

紐約時報》記者田淵弘子(音譯)日前來到中西淳入住的“膠囊旅社新宿510”採訪。放眼望去,旅社樓道兩旁是兩排整整齊齊的格子間,好似火車臥鋪。格子鋪共分上下兩層,每個格子間深不過2米,寬和高不過1.5米。 格子間全密閉。一個人在格子間裡最多能半躺半坐著,根本站不起來。格子間還沒有門,只有一個薄薄的屏風作遮掩。
每個格子間只配有一盞燈,幾個衣架,一條薄毯,一個枕頭和一台小電視。小電視只能用耳機聽聲音,因為格子間隔音效果差,就連輕微咳嗽聲都能被“鄰居”聽到 。
空間小,“蟻族”也得把所有生活用品都堆放在格子間內。整間旅社設有統一餐廳和公共衛生間,樓道里滿是煙味,攝像頭到處都是。
中西淳告訴記者:“這兒就是一個爬進來睡覺的地方。你得適應一下。”他說,自己只帶了兩套西裝,因為根本沒有衣櫥。

優劣比較

性能優勢

這種膠囊旅館,在合理範圍內最大限度的減少私人睡眠所需的空間,而把更多的空間分布於公共設施的設定上。節約空間、節約成本(當然是對賓主雙方均是如此。比如我們住的這家旅館,連一餐晚飯,24小時只需3100日元,這在寸土寸金的道頓掘街區是簡直不可想像的便宜價格)。
更值得思考的,每個入住膠囊旅館的客人,都很自覺地遵守著這幾個、十幾個小時裡臨時達成的簡單的“契約”:對公共設施、公共環境的愛護和對他人隱私的尊重——每個膠囊洞只有一層薄薄的竹簾把外面的世界隔開,可是我相信每個洞主都能睡得很甜美,因為他知道隔壁的鄰居既不會肆無忌憚地打手機,更不會把電視機的聲音放得四鄰皆驚,也知道半夜裡不會有變態狂或者梁上君子來光顧(那簡直輕而易舉)。

安全隱患

擔心失火
筆者觀察發現,關上門後,“膠囊”處於封閉狀態,就像一個大大的保險柜,外人根本無法進入。但是如果用手拍打牆壁,則會發現牆面有輕微晃動,而且響聲較大。
雖然暫時有了安身之處,可是顧客對於這所謂的“膠囊公寓”似乎並不太滿意。“你看頭頂!”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記者發現門上大約有四五根電線扭成一團,接口處有部分膠帶已經露出紅紅的絕緣皮。“如果膠帶脫落,電線觸到鐵絲網,很容易發生觸電。”此外,李陽還有一處擔心:頂部的鐵絲網已經固定,如果插座著火,而鐵門又打不開,那裡面的人根本無處可逃。
沒有消防
消防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民用住宅一般根據其建築的面積和層次決定消防規範,只有到現場觀察才能確定是否符合消防標準。一般的民用住宅至少得保證兩個安全出口,且不用可燃或者易燃材料裝修。
負責該樓出租管理的張姓小伙子說:“這個地方能保證通風透氣,沒有消防設施,要是真起火了我們就用水泵抽水滅火或者組織自救。”據他透露,民用房出租較普遍,大部分人並不關注這些消防和安全隱患。

照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