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外氣

膜外氣,病症名,指腹膜外、肌膚間之氣腫、脹滿。《聖濟總錄》有記載。

膜外氣
病證名。水氣病之一。此處“膜”字,作腹膜解;膜外氣,指腹膜外、肌膚間之氣腫、脹滿。《聖濟總錄》卷八十:“膜外氣……本於肺受寒邪,傳之於腎,腎氣虛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故水濕散溢於肌膚之間,氣攻於腹膜之外,故謂之膜外氣。其病令人虛脹,四肢腫滿,按之沒指是也。……治膜外氣水病,不限年月深淺,洪腫大喘,須臾不可過,朝服暮差,防己湯方。”亦可用防己黃芪湯、五皮飲加減等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