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血栓性靜脈炎

腹壁血栓性靜脈炎是腹壁淺表靜脈因血栓形成而致的靜脈內膜炎症。1939年Mondor首先報導此病,故又稱Mondor病。Mondor曾對病理作了較細的觀察和研究證實本病為閉塞性靜脈內膜炎。

基本信息

病因

該病為病因不明的特發性或過敏性血栓靜脈炎。其發病與創傷及感染無關。

發病機制

文獻報導早期病例的病理標本中可見血管壁的變性反應性改變,索條中心管腔中有淋巴樣物質,沒有紅細胞成分,並缺乏肌纖維與彈力纖維故認為是淋巴管輕度炎症所致。中國張氏等通過病理觀察發現在急性病例的管腔中有變性紅細胞及新鮮血栓,故認為該病是靜脈血栓導致的靜脈血管內膜病變。病程由15天~15個月不等。

臨床表現

腹壁血栓性靜脈炎腹壁血栓性靜脈炎

1.淺在條索 發病初期胸腹壁多有一處淺在小索條,以後逐漸延長。上腹壁可延至胸壁達腋窩;下腹壁走向腹股溝處。
2.疼痛 在發現條索的同時,患者常伴自發性疼痛或活動時牽扯痛,成為患者就診的原因。病程長者亦可無自覺症狀。
3.體檢 胸腹壁可見皮下淺在條索,質堅硬,局部無紅腫,用手指將條索一端拉緊時在皮膚上可出現一凹陷性皮膚淺溝,如將兩端拉緊,在皮膚上可出現條索狀隆起局部有程度不等之壓痛。
多數病人因發現胸腹壁淺在條索伴自發性疼痛或活動時牽扯痛而就診。病程短者多有自發痛。

治療

部分患者僅用抗生素或局部熱敷可能改善,對於無效病例可加用局部理療。病情有進展者,可手術切除部分條索。

預後

個別病人有自愈傾向。此病為良性疾病,預後良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