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坨子鄉

腰坨子鄉

腰坨子鄉位於吉林省長嶺縣、雙遼市、公主嶺市三縣(市)交界處,總幅員面積238平方公里,腰坨子鄉轄8個行政村,共有18000口人,其中農業人口17066。區位條件比較優越,這裡與老集場(新安鎮)接壤,203線公路縱向穿過,長新公路貫穿東西,交通便利。現有耕地7111公頃,農田機電大井76眼,小井2224眼,80%的耕地發展井旁經濟占有優勢。草原面積5000公頃,其中可采草面積3000公頃。現有林地6000公頃,其中經濟林3000公頃。腰坨子鄉現有職能部門11個。分計生站、文化站、廣播站、農業站、林業站、畜牧站、鄉建站、水利所、勞動保障所、土地所。公益事業單位有:衛生院、防疫保健站、敬老院、普通中國小。上級部門派駐機構有:糧庫、信用社、電管站、派出所等。

基本信息

資源概述

腰坨子鄉腰坨子
境內的三個農業園區享有盛名,分別是:日本三櫻椒園區、青首白根蘿蔔園區、棚菜生產園區,其中的三櫻椒園青首白根蘿蔔園區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種植基地,種植面積已越過2500公頃,產品已遠銷河南湖南湖北廣東雲南台灣日本韓國等省和國家,棚菜園區內有大棚114棟,每棟大棚年效益在1.5萬元以上。腰坨子鄉也是葵花、花生種植基地,常年種植面積均在500公頃以上,由於土壤、氣候等多項條件適宜,這兩個品種產量高,品質好,深受廣大客戶歡迎,已成為長嶺縣較大的交易集散地之一。

特色產業

腰坨子鄉腰坨子鄉
腰坨子鄉三櫻椒、蘿蔔生產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7年7月份,現有入社社員3500人,占全鄉總人口的22%,社員分布全鄉8個行政村,現在基地3000公頃,全部種植了三櫻椒和蘿蔔。現有股金30萬元,註冊資金150萬元,三櫻椒和蘿蔔是1999年開始從河南與遼寧引進並開始種植的,當年效益非常可觀,三櫻椒每公頃產值達到3.8萬元,蘿蔔每公頃產值達到2萬元。

2003年,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最終爭取國家財政資金50萬元用於腰坨子鄉三櫻椒、蘿蔔基地發展建設,使每個入社社員都能得到300元錢的打井配套資金。由於鄉里的大力支持,加之專業社正確引導,2003年腰坨子鄉三櫻椒種植面積增加到800公頃,蘿蔔種植面積增加到1000公頃,這兩項實現產值3700萬元。為了實現富鄉裕民的宏偉目標,2004年腰坨子鄉決定在排子山村建立三櫻椒和蘿蔔生產加工基地、使產品就地轉化增值,提高經濟成長點,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腰坨子鄉專業社在實踐中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發展,在發展中發揮其各級經營組織作用,使其在市場管理上,信息供求上,服務功能上,更加趨於規範化,更加準確及時,更加完善到位。

社會事業 

腰坨子鄉腰坨子鄉
腰坨子鄉不僅經濟上形成了獨特的發展格局,而且社會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教育:腰坨子鄉有中心國小1所,村級完小8所。在各級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所有完小都進行了整修,徹底清除了危房,且校園的美化、綠化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果;有普通中學1所,現已實施了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成為腰坨子鄉培養人才的搖籃。

科技:腰坨子鄉有農民文化技術學所1所,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15名。腰坨子鄉發展的經濟項目主要有日本三櫻椒,日本青首白根蘿蔔(已成為東北最大產區),四粒紅花生,大棚蔬菜種植,品種羊胚胎移植等。目前,已有兩個村裝上了微機,電話擁有率(包括手機)達到90%。

文化:腰坨子鄉設有文化站1所,經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有文藝和體育運動隊,文化市場秩序井然,健康向上,有效促進了全鄉“兩個文明”健康協調發展。

衛生:有衛生院1所,預防保健站1處,8個服務診所。鄉衛生院有比較先進的治療設備和較高技能的專業人才;預防保健站服務全面,隊伍精良,時刻保護著廣大民眾的身體健康;各村都設有服務診所;基本上形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

種植結構

腰坨子鄉腰坨子鄉
2000年以來,腰坨子鄉的種植業結構調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糧、經、飼比例由2000年的9.5:0.4:0.1發展到今天的3:6:1。兩大支柱產業(辣椒和蘿蔔)的收入已占全鄉經濟總收入的半壁江山。2004年腰坨子鄉三櫻椒種植面積為1000公頃;蘿蔔種植面積為1200公頃,可創產值4500萬元,花生種植面積為700公頃,另外葵花芝麻、蔬菜等種植面積為3500公頃,種植結構調整真正取得了成功。被松原市政府命名為結構調整示範鄉。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中,腰坨子鄉將繼續加大基地建設,擴大基地規模,創出腰坨子鄉獨懼特色的一紅一白產業之路,在此基礎上,還將擴大大棚蔬菜種植面積,以排子山村大棚小區為基地,掀起腰坨子鄉棚菜經濟新革命。

新農村建設

腰坨子鄉腰坨子鄉
腰坨子鄉結合農村的客觀實際,適時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方式,著力解決農村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幹部服務式。採取黨委成員包項目、鄉幹部包村,並簽訂發展目標責任書的辦法,引導幹部為培育壯大三櫻椒、青首白蘿蔔、養殖等產業服務。並抽調黨員幹部外出開拓市場,為農副產品尋找銷路。2007年,他們投資50萬元興建了蘿蔔辣椒市場,為農副產品提供了銷售載體,並投資100萬元修建了2.5公里的水泥路,擴大了市場的範圍,改善了交通環境。2008年,三櫻椒、青首白蘿蔔種植面積達3000公頃,基地規模基本形成。二是專業合作式。根據全鄉初步形成的產業格局,鄉黨委成立的農牧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任董事長,聘請熟悉業務的原副鄉長張思威為總經理。公司下設三個專業協會(辣椒協會、白根蘿蔔協會、養羊協會)。對外簽訂單、購種、購肥、搞銷售,對內搞服務、提供信息、收購農民的產品。公司有4名技術員活動在田間地頭,24小時為農戶提供技術服務,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鄉(鎮)辦公司中介組織農戶”之路。三是技術傳授式。鄉黨委積極與縣農業技術部門聯繫,以農村實用科學技術、市場經濟知識和法律知識為主,重點圍繞種養殖的新品種引進、生產技術、市場信息等,對腰坨子鄉農民進行技術培訓。並利用村黨員活動室等陣地定期舉辦各類講座,用身邊致富能人說身邊的事,增加實效,擴大培訓覆蓋面。腰坨子鄉在家農民受訓面達到了四是是資金扶持式。鄉黨委積極協調各方面資金,根據“大發展大支持,小發展小支持”的思路,將資金主要用於新農村建設,特別是對規模產業全力支持和扶持。2005年,鄉黨委先後協調資金l100餘萬元,為全鄉新打機電井59眼、扶貧小井176眼,有力地促進蘿蔔辣椒基地建設和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