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類編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詳細介紹了經穴的基礎知識,重點講述了經穴和奇穴的定位與針刺操作方法。下篇分類具體闡明了每一個腧穴的穴性、主治、治病機制及其套用,既有古今文獻的適當引用,又有現代研究成果的簡單介紹。內容詳盡、圖文並茂、理論聯繫實際,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適合中醫院校學生,特別是針灸專業的學生閱讀,可使其在鞏固基本理論的同時,開闊視野、增長才幹,也可供針灸教學、臨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員參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腧穴類編

《腧穴類編(第2版)》分上、下兩篇。上篇詳細介紹了經穴的基礎知識,如經穴的起源、發展、概念、命名等,並重點講述了經穴和奇穴的定位與針刺操作方法。下篇分類具體闡明了每一個腧穴的穴性、主治、治病機制及其套用,既有古今文獻的適當引用,又有現代研究成果的簡單介紹。《腧穴類編(第2版)》內容詳盡、圖文並茂、理論聯繫實際,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適合中醫院校學生,特別是針灸專業的學生閱讀,可使其在鞏固基本理論的同時,開闊視野、增長才幹,也可供針灸教學、臨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王富春,男,1961年生,現任長春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理事、吉林省針灸學會常務副會長,吉林省重點學科帶頭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教師、《針刺研究》雜誌編委、《中華推拿療法雜誌》專家編委、《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專家編委、《亞太傳統醫藥》雜誌專家編委、美國《TCM》雜誌編委。曾主編學術專著60餘部,代表作有“中國新針灸大系叢書”、“現代中醫臨床必備叢書”、《腧穴類編》、《針方類輯》、《臨床針方》、《刮痧療法》、《中國手針療法》等,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完成科研成果10餘項,有6項成果獲得國家和吉林省

圖書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腧穴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 腧穴的概念與命名

一、腧穴的概念

二、腧穴與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的關係

三、腧穴的命名

四、腧穴的分類

第三章 腧穴定位的方法

一、體表解剖標誌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四、簡便取穴定位法

第四章 腧穴的作用

一、輸注氣血

二、反映病證

三、協助診斷

四、防治疾病

第五章 腧穴的主治規律

一、腧穴主治的普遍性

二、腧穴主治的特殊性

第六章 特定穴的分類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背俞穴

五、募穴

六、郄穴

七、八會穴

八、下合穴

九、八脈交會穴

十、交會穴

第七章 十四經脈與腧穴

一、任脈

二、督脈

三、手太陰肺經

四、手少陰心經

五、手厥陰心包經

六、手陽明大腸經

七、手太陽小腸經

八、手少陽三焦經

九、足陽明胃經

十、足太陽膀胱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太陰脾經

十三、足少陰腎經

十四、足厥陰肝經

第八章 經外奇穴

第九章 腧穴的特異性研究

一、腧穴的形態結構特異性

二、腧穴的生物物理特異性

三、腧穴的病理反應特異性

四、腧穴的刺激效應特異性

下篇 各論

第十章 解表類

第十一章 清熱類

第一節 清熱瀉火類

一、清心熱類

二、清肺熱類

三、清肝膽熱類

四、清胃腸熱類

五、清三焦熱類

第二節 清熱解毒類

第三節 清熱利濕類

第十二章 化痰止咳平喘類

第一節 化痰類

第二節 止咳平喘類

第十三章 理氣類

第一節 理肺氣類

第二節 理脾氣類

第三節 理肝氣類

……

第十四章 理血類

第十五章 利水滲濕類

第十六章 利濕退黃類

第十七章 祛風通絡類

第十八章 平肝熄風類

第十九章 開竅類

第二十章 消食類

第二十一章 補益類

第二十二章 收澀類

第二十三章 安神類

第二十四章 利竅類

第二十五章 溫里類

第二十六章 瀉下通便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