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叩診

脾臟叩診檢查是用於檢查腹部脾臟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當脾臟觸診不滿意或在左肋下觸到很小的脾緣時,宜用脾臟叩診進一步檢查脾臟大小。脾濁音區的叩診宜採用輕叩法,在左腋中線上進行。正常時在左腋中線第9-11肋之間叩到脾濁音,其長度約為4-7cm,前方不超過腋前線。脾濁音區擴大見於各種原因所 致之脾腫大。脾濁音區縮小見於左側氣胸、胃擴張、腸脹氣等。

正常值

正常時在左腋中線第9~11肋之間叩到脾濁音,其長度約為4~7cm,前方不超過腋前線。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脾濁音區改變 脾濁音區擴大見於各種原因所致的脾腫大。脾濁音區縮小見於左側氣胸、胃擴張、鼓腸等。

需要檢查的人群常規體檢項目,腹部異常者。

結果偏高可能疾病:

脾功能亢進症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基本無不適合人群,但心理精神異常者應注意。

檢查時要求:

(1) 環境要安靜和溫暖。被檢查者裸露部位不應感到寒冷。檢查者手要溫暖。

(2) 被檢查者應保持適當體位,如胸部叩診,可取坐位或仰臥位,腹部叩診常取仰臥位。少量腹水,囑被檢查者側臥位或膝胸位。

(3) 叩診要按一定順序進行,從上到下,從前到後,並作兩側對比,注意對稱部位音響的異同。

檢查過程

脾臟叩診的方法: 一般脾臟濁音區的確定宜採用輕叩法。病人取仰臥或右側臥位,沿左腋中線上進行叩診。正常脾濁音區在左第9~11肋間之間,寬度約為4~7cm,前方不超過腋前線。脾濁音區縮小或消失見於左側氣胸,胃擴張,鼓腸等;脾腫大時,脾濁音區明顯擴大。有時在左季肋下觸不到脾,而叩診脾濁音界增大,有助於臨床診斷。

相關疾病

開放性氣胸,小兒慢性充血性脾腫大

相關症狀

四支怠惰,寒濕浸淫,肢體重困,昏睡露睛,爪甲青紫,發作性四肢肌肉僵直,閉目搖頭,急性胃擴張,腸脹氣,肝脾腫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