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休克

脊休克

突然橫斷失去與高位中樞的聯繫,斷面以下脊髓暫時喪失反射活動能力進入無反應狀態,這種現象稱為脊休克。脊休克常見於動物實驗中將脊髓與延髓的聯繫切斷,用以研究脊髓單獨的功能,在這種動物被稱為脊動物。特點:反射活動暫時喪失,隨意運動永久喪失。人類由於外傷也可出現脊休克。

基本內容

脊休克脊休克
脊髓突然橫斷失去與高位中樞的聯繫,斷面以下脊髓暫時喪失反射活動能力進入無反應狀態,這種現象稱為脊休克。

產生原因:反射消失是由於失去了高位中樞對脊髓的調節作用(主要是易化作用),而不是由於損傷刺激引起的。

特點:反射活動暫時喪失,隨意運動永久喪失。表現為:脊休克時斷面下所有反射均暫時消失,發汗、排尿、排便無法完成,同時骨髓肌由於失去支配神經的緊張性作用而表現緊張性降低,血管的緊張性也降低,血壓下降。

脊休克常見於動物實驗中將脊髓與延髓的聯繫切斷,用以研究脊髓單獨的功能,在這種動物被稱為脊動物。

人類由於外傷也可出現脊休克。

脊休克的恢復:

1、一些以脊髓為中樞的反射活動可以逐漸恢復,恢復速度與動物種類密切相關,越低等回復越快,青蛙幾分鐘,人類數周到數月。

2、反射回復的順序為由簡單到複雜。

3、脊休克回復後再次橫切脊髓不再出現脊休克。

4、脊休克恢復後部分反射比脊髓橫切前亢進如屈肌反射、發汗反射,失去上位中樞的抑制作用所致。

5、脊髓神經軸突雖然可以再生但是由於局部膠質細胞的浸潤、形成瘢痕,阻礙了其再生,所以橫斷面以下的感知覺和隨意運動能力不能恢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