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當今,能源安全的概念和內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上,能源安全是指以可支付得起的價格獲得的充足的能源供應。考慮到能源安全形勢的新變化,當今的能源安全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第一,物質安全——能源資產、基礎設施、供應鏈和貿易路線的安全以及緊急情況下必要和迅速的能源資產、基礎設施、供應鏈和貿易路線的替代。第二,能源獲取最為關鍵,不論是物質上的,還是契約上的、抑或是商業上的開發和獲取能源供應的能力。第三,能源安全是一種系統或體系——由國家政策和國際機制構成,旨在於對供應中斷、油價暴漲等緊急情況,以合作和協調的方式迅速做出反應,以維持能源供應的穩定性。第四,能源安全與投資安全緊密相關,需要足夠的政策支持和安全的商業環境,需要鼓勵投資,確保充足和及時的能源供應。第五,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或環境安全問題密切聯繫。當今氣候變化和環境政治的困境在於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節能減排、低碳經濟、清潔能源發展,已經成為能源技術革命和全球能源結構變化的主要變化趨勢。第六,能源安全不僅僅局限於石油供應和油價安全。

基本信息

學術解釋

如果能源安全的定義是在任何時候都能獲得價格合理的能源,那么,這樣定義的能源安全就取決於生產國能否採取措施促使市場穩定,石油生產國旨在市場穩定和抑制價格波動的各種政策措施企是有利子緩解石油等能源安全擔憂的。

人們往往將能源安全與石油安全混合使用,在大多數情況下,能源安全一般是指石油安全.探討石油安全概念及其演變,分析西方主要石油消費國的石油安全戰略,對於目前日益倚重海外石油的中國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能源安全就是指以合理的價格提供足夠的燃料和電能,支持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障人民生活,並保衛本國領土.為了保證能源安全,能源短缺的國家要謀求石油進口渠道,這就形成了全球性的“能源爭奪戰”

概述

能源安全是指我們的經濟、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能夠以可以接受的成本依賴充足的能源供應。”對能源進口的外部依賴決定了能源安全需要重視兩個方面:一是外部能源資源的可用性(accessibility),二是外部能源資源的可受性(affordability)。

油戰略家丹尼爾·耶金指出,“能源安全的目標是指以不危及國家價值觀和目標的方式,以合理的價格確保充足可靠的能源供應。”

重點

能源安全能源安全
第一,國家的進口能源供應必須數量充足,但是進口不能危及國家安全;

第二,進口能源供應必須持續,能源進口中斷和暫時性短缺會嚴重影響工業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資源豐富的國家也就有了影響能源進口國的實力;

第三,進口能源必須價格合理。以合理價格保證數量充足的持續供應成為能源安全問題缺一不可的三個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失敗會對消費國的經濟福祉、政治穩定和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歷史發展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以供應安全為主要出發點的傳統的能源安全觀逐漸向著所謂綜合能源安全(Comprehensive Energy Security)的方向發展,能源安全被不斷賦予越來越多過去不為人們重視的新內涵。僅僅強調保障能源供應、減輕對進口能源依賴的傳統能源安全觀已經顯得過於狹隘,無法適應當今人們對綜合安全的要求。在一個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化時代,突破傳統能源安全觀,建立綜合能源安全觀已成為制定國家能源戰略的一個必然趨勢。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大氣環境質量的下降,人們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問題逐漸達成共識。

隨著環保運動的發展,約瑟夫·歐姆在1993年又為能源安全增加了環境保護的向度:“90年代能源安全的目標是通過增加經濟競爭力和減少環境惡化,確保充足可靠的能源服務。”

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簽訂標誌著世界各國重新界定了能源安全的概念,在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中,增加了能源的使用不應對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生態環境構成大的威脅的要求。能源供應、經濟競爭力和環境質量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三個基本要素。

中國形勢

能源安全能源安全

能源需求持續增長對能源供給形成很大壓力。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時期,能源消費強度較高。隨著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能源需求還會持續較快地增加,對能源供給形成很大壓力,供求矛盾將長期存在,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提高。

資源相對短缺制約了能源產業發展。中國能源資源總量不小,但人均擁有量較低。資源勘探相對滯後,影響了能源生產能力的提高。同時,我國能源資源分布很不平衡,大規模、長距離地運輸煤炭,導致運力緊張、成本提高,影響了能源工業協調發展。

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不利於環境保護。煤炭是中國的基礎能源,富煤、少氣、貧油的能源結構較難改變。我國煤炭清潔利用水平低,煤炭燃燒產生的污染多。這種狀況持續下去,將會給生態環境帶來更大壓力。

能源技術相對落後影響了能源供給能力的提高。中國能源技術雖然已經取得較大進步,但與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替代能源等技術的開發相對滯後,節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術的套用還不廣泛,一些重大能源技術裝備自主設計製造水平還不高。

國際能源市場變化對中國能源供應的影響較大。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相對不足,需要在立足國內生產保障供給的同時,擴大國際能源合作。但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關係脆弱,石油市場波動頻繁,國際油價高位振盪,各種非經濟因素也影響著能源國際合作。這要求統籌國內開發和對外合作,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保護方式

能源能源

中石化收購瑞士阿達克斯石油公司的熱勁兒未消,中石油醞釀收購西班牙石油公司在阿根廷的YPF資產又讓國人炸開了鍋。對此,多數外媒的第一反應是:西班牙人將感到高興,而中國人應該有上當的危險。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石油)正在申請競購西班牙石油巨頭萊普索爾公司旗下阿根廷YPF公司的業務,交易規模約為170億美元。阿根廷約1/3的石油和1/4的天然氣由YPF生產。包括中石化斥資72億美元收購瑞士阿達克斯公司在內,中國油企不到半年併購成功數量多達6項。一家法國媒體說,中國石油巨頭們正致力確保油品供應,以滿足經濟快速發展需求。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日前表示,中國企業頻繁海外併購石油資產主要是“時機到了”。他總結稱,最近國際石油價格較低,這是一個良好的時機。並且中國現在有著較為充足的資金儲備,具備購買實力。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也表示,頻繁海外併購並不僅僅是本經濟賬,同時也是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他說,“只有從上游掌握更多的能源,才能抵禦國際能源價格的快速波動,從而穩定國內能源價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