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與真理標準問題討論

一 一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發展階段/471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4月1日)
平裝: 511頁
開本: 32開
ISBN: 7210031634
條形碼: 9787210031635
產品尺寸及重量: 21 x 15 x 2 cm ; 558 g
ASIN: B00116H6MW

內容簡介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發生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結束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無論從國史、黨史的角度,還是從其他各種史的角度看,要講這一段歷史,就必然要了解這場大討論,就必然要從某一特定角度講這場大討論。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這場大討論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情況一再提示我,關於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這一段歷史,有準確全面記載的必要。當我見到那些不準確不全面甚至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文字以後,更使我意識到將這一段歷史如實記載下來,是我們對歷史、對後人承擔的一項責任。我們無權推託這項歷史責任。

作者簡介

沈寶祥,中央黨校教授。1932年生,江蘇武進人。1951年參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本科,1964年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近代史專業研究生畢業。1965年1月到中央黨校工作。1977年6月起,在胡耀邦同志指導下參與籌辦《理論動態》,為理論動態組成員,後任理論動態組副組長、組長,理論動態編輯部主任、主編。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兼及黨建理論和中共黨史。在撥亂反正中,有30多篇文章被作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等報刊的社論、特約評論員文章、評論員文章、觀察家文章發表,其中多數由新華社轉發。主編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豐富和發展》、《對社會主義的回顧、思考與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學習綱要》等13本書。專著有《溫故察今論黨風》、《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等,發表論文和評論文章近千篇。現任中央黨校《學習時報》顧問。

圖書目錄

重印序言/1
序言/1
第一章 從“準確、完整”到實踐檢驗/1
一 “準確、完整”與“兩個凡是”的對立/2
二 形勢的發展呼喚實踐標準/8
三 實踐標準的醞釀和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前奏/22
第二章 一個起了重大作用的小刊物/34
一 《理論動態》的創辦/35
二 《理論動態》的辦刊方針/44
三 《理論動態》的特點和影響/50
四 “特約評論員”的由來/54
第三章 一篇文章引發了一場大討論/62
一 《實》文的撰寫和修改/62
二 《實》文的定稿和發表/96
三 最初的爭論/104
第四章 強大的壓力與強有力的支持/113
一 一段時間內“不明朗”的局面/113
二 鄧小平同志明確而強有力的支持/121
三 在羅瑞卿同志支持下對“凡是派”的正面回答 /130
第五章 理論界新聞界密切合作有效推進討論/148
一 理論界和新聞界在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中的密切合作/148
二 新聞界的勇氣與機智/152
三 理論界卓有成效的努力/161
四 地方黨委宣傳部/的積極行動/171
第六章 《理論動態》發表的一系列文章/178
一 闡述真理標準問題的第三篇主要文章/179
二 其他若干篇重要文章的撰寫和發表/185
二 嘔心瀝血,精心組織/206
第七章 “諸侯”的支持和參與/212
一 黑龍江省委的龍頭作用/213
二 1978年秋季的中國政治形勢/223
三 人民解放軍各部隊領導同志的鮮明態度/239
第八章 《紅旗》雜誌的“一花獨放”/247
一 所謂“不捲入”的背後/248
二 “一花獨放”放出了什麼?/260
三 《重溫<實踐論>》重溫了什麼?/265
四 譚震林的文章中止了《紅旗》的“不捲入”方針/271
第九章 實踐標準同“兩個凡是”的決戰和勝利 /280
一 以實踐標準推倒“兩個凡是”的重大舉措/280
二 對“兩個凡是”的嚴肅批評/291
三 對實踐標準的明確肯定/300
四 黨的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305
第十章 理論務虛會進一步分清是非(上)/310
一 理論務虛會的由來和目的/311
二 對“兩個凡是”的全面揭露和尖銳批評 /316
三 幾位同志的發言和與會者的評論/323
第十一章 理論務虛會進一步分清是非(下)/350
一 理論務虛會取得的成績/350
二 對理論務虛會的評價和再評價/362
第十二章 中央黨校結合教學深入進行真理標準問題討論/373
一 學員的生動回憶/374
二 教學中突出和貫穿了真理標準問題/384
三 一批撒向全國的“真理種子”/397
第十三章 地方黨校在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中的重要作用/407
一 主動投入/在討論中起帶頭和推動作用 /408
二 培訓大批幹部/使討論廣泛深入展開/415
三 面向社會/積極宣傳/427
第十四章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補課/433
一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討論的不平衡發展/433
二 補課的部署和展開/440
三 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教育的大普及/452
四 大討論的結尾 /465
第十五章 大討論總覽/471
一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發展階段/471
二 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局面的形成 /479
三 這場大討論的特點和歷史作用 /483
四 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486
五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過程中的“14個最”/491
附錄一
1978年全國各地召開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座談會、討論會/493
附錄二
中央和地方報刊關於真理標準討論補課的社論、評論篇目輯覽/499

相關書摘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幫”(以後叫做“江青反革命集團”),這是大快人心的事。這件事得到全黨和全國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最熱烈的擁護。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問題很快就出現了,或者說,分歧很快就顯露了。
粉碎“四人幫”以後,我們黨面臨的形勢、要解決的歷史課題,可以說是既很緊迫,又很艱巨。有林彪、“四人幫”橫行時造成的嚴重破壞,又有毛澤東同志晚年的嚴重錯誤,而且,在黨員和人民民眾中,又是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這幾方面的情況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從而使撥亂反正異常艱難。
粉碎“四人幫”以後,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地掀起了揭批“四人幫”、摧垮“四人幫”幫派體系的鬥爭高潮。在這個鬥爭中,當時黨中央負責人堅守的口徑是,毛澤東同志是完全正確的,“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是完全正確的,“毛主席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毛主席創立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是完全正確的。要求大家在這樣的口徑下揭批林彪、“四人幫”。這是他們固守的不準逾越的界限。
揭批林彪、“四人幫”必須同解決當前最迫切的實際問題相結合。當時,全黨和全國人民最強烈的願望是實現四個現代化。對此,大家沒有什麼不同意見。1975年周恩來總理在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報告中提出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是經毛澤東同志同意了的。
但是,人們還迫切地要求解決“文化大革命”遺留下來的問題。廣大人民民眾十分關心天安,事件,對1976年4月將廣大幹部民眾到天安,廣場悼念周總理、聲討“四人幫”的活動定為反革命事件,大家想不通,要求重新作出評價。P2課程。而且,在1977年5月,黨中央就正式批准中央黨校建立黨史研究室,承擔編寫中共黨史的任務(以後中央另有安排,這個機構沒有正式組建)。胡耀邦同志很自然地要具體考慮這個問題。
1977年9月22日上午,胡耀邦同志聽取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黨建教研室負責人匯報(教務辦公室、校辦公室和各教研室負責人參加)。在聽取匯報過程中,胡耀邦同志明確提出,黨史“就是著重討論九、十、十一次路線鬥爭的一些問題”,“最好能寫出個稿子來,當文章發表也可以”。他還說,“把這個主題抓住了,華主席交的任務就基本上完成了。應該抓這個主題”。當時,華國鋒同志兼中央黨校校長,從講話的口氣看,很可能華國鋒同志給胡耀邦同志作過布置,提出過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胡耀邦同志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同華國鋒同志等人當時就有重大差別,我在下面要具體講。9月22日下午,開教學工作會議,胡耀邦同志發表了《關於教學問題的幾點意見》的長篇講話。這個講話共講了八個問題,其中第三個問題是:“我們黨史教學怎么搞法?”他重申了上午聽取匯報時講的那些話。
研究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路線鬥爭,這是當時的理解和用語,實際上,就是要研究“文化大革命”,對十年“文化大革命”作出評價。那么,胡耀邦同志當時對“文化大革命”是怎么看的呢?記得就在那個時候的一天,我們“理論動態組”的幾個人,在他辦公室談完問題以後,就海闊天空地聊了起來。有人提出:耀邦同志,你對“文化大革命”是怎么看法?他回答:“思想是光輝的,實踐是錯誤的。”他說,老人家發動“文化大革命”是為了反修防修,這個思想還是光輝的嘛!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實踐是錯誤的。他的回答脫口而出,語言又是那樣明確,說明他對這個問題早有考慮。他的回答使我們感到很新鮮,也很受啟發。除了動機以外,他對“文化大革命”本身是持否定態度的。他對“文化大革命”的這種評價,主要是根據事實。P2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