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燦[革命烈士、中共興國縣第一任縣委書記]

胡燦[革命烈士、中共興國縣第一任縣委書記]
胡燦[革命烈士、中共興國縣第一任縣委書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燦(1895-1932),男,原名祥燦,又名天桀,化名生友,別號星如,是興國縣共產黨組織創建人之一。1895年出生在江西興國瀲江鎮瑤崗胡屋一個制傘工人家庭。其父胡富文,生有六個兒子,胡燦居長。 1924年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後留校擔任第4期教官,翌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9月創建中共興國縣特別支部並當選為書記,並先後擔任了中共興國區委、臨時縣委的首任書記。 1932年5月,在肅反中被誣為“AB團”分子,遭害於興國城北教場上。建國後,經江西省民政廳批准昭雪為革命烈士。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胡燦烈士舊居 胡燦烈士舊居

1895年,胡燦出生在興國縣城瑤岡腦胡屋一個制傘工人的家庭。少時曾在群興、達德國小讀書。1917年考入贛州省立第四中學,以品學兼優和具有社會活動能力,被選為學生會會長。為了勉勵自己,他立下座右銘:“名不副實,云何價值。發奮圈強,須求學力。國難瓜分,責重完絲。好自為之,奠驕莫逸。”1919年“五四”運動的訊息傳到贛州,他同蕭以佐聯絡贛州各校學生及社會進步青年,集會聲討北洋軍閥賣國政府。他起草的<告民眾書》在大會上宣讀後,聞者無不為其慷慨激昂的鬥爭精神和對賣國政府的鞭撻所感動。會後,他發起抵制日貨和愛國捐金活動,率領愛國青年在贛州街頭進行宣傳,在“裕生呂”商店搜出大批日貨,當眾焚毀。圍觀的民眾高興說:“不怕奸商投機取巧,就怕兩個興國老表(指胡燦和蕭以佐)。”當局揚言要對他進行報復。胡燦知道後,坦然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胡某一個書生,精忠報國,雖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1920年,胡燦中學畢業後到廣州謀求職業,由胡謙介紹在稽察局工作。由於傾心革命,曾賦詩言志:“少年久客粵江東,覽盡羅浮十二峰。北顧中原烽火急,願如投筆吏從戎。”1924年10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春,在校加入中國共產黨。3月參加黃埔學生軍先鋒隊討伐叛軍陳炯明。他登梯越城,衝鋒陷陣,勇敢作戰,不幸負傷。

1926年,胡燦以特派員身份回到興國進行革命活動。9月,中國共產黨興國支部幹事會成立,被選為書記。其間,和陳奇涵、蕭以佐等人創辦憂道學校,兼任平川中學黨課教員,利用講授“三民主義”的講壇,向學生傳播革命思想。同時還領導建立興國縣農民協會和總工會等革命民眾團體。

胡燦烈士舊居 胡燦烈士舊居

1927年2月,胡燦按黨的指示到南昌,任葉挺部第五團團長,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後隨軍南下,轉回興國。10月,和陳奇涵,蕭以佐、鄢日新等秘密召集興國黨團活動分子在羊山舉行會議,決定恢復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武裝,開展抗租、抗糧、抗稅、抗債、抗息的鬥爭。會後,他以“探親訪友”,“聯宗拜租”為名,在鼎龍、城岡等地進行組建農會工作,1928年春,打入興國縣靖衛團任軍事教練,巧妙地控制了這支國民黨政府地方武裝。9月,中共興國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中共興國區委,他當選為區委書記。

1929年4月,興國縣革命委員會建立,胡燦任執委常務委員。6月,國民黨政府軍進入興國,他率縣赤衛大隊在縣城北面山區戰鬥,同時打垮了鼎龍地主武裝靖衛團。當局惱羞成怒,懸賞捉拿,還縱火燒他家的房子。同年冬,胡燦任贛南紅軍二十五縱隊參謀,1930年任紅六軍參謀,後又調贛南特委工作。1931年春,國民黨政府軍“圍剿”興國,抓他的兒子作“人質”,又放火燒了他家僅剩的兩間房子。他寫信安慰妻子趙自如說:“房子燒了不要緊,只求人在值千金。共產主義定實現,階級仇恨記在心。”10月,任江西省肅反委員會主任。

人物事件

參加了南昌起義並領導興國縣城鄉武裝暴動。後擔任紅6軍參謀、贛西南紅軍幹部學校副校長、校長、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軍事部長、江西省委肅反委員會主任等職,指揮江西地方武裝配合紅軍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戰爭勝利。

1931年,國民黨軍隊燒了曾任中共興國縣委書記的胡燦烈士的房子,他寫詩安慰悲傷的妻子:“房子燒了不要緊,只要人在值千金;共產主義定實現,階級仇恨永記心。”表達了一個共產黨員胸懷天下的高尚情懷。興國的江善忠烈士犧牲前用自己的鮮血寫下“死到陰間不反水,保佑共產黨萬萬年”,充分體現他對革命、對事業、對理想信念的無比忠貞。

1932年5月,在肅反中被誣為“AB團”分子,遭害於興國城北教場上。建國後,經江西省民政廳批准昭雪為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