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燏棻

胡燏棻(1840—1906)清末大臣。安徽泗州(今泗縣)人,祖籍浙江蕭山,字芸楣,亦作雲眉。同治進士,選庶吉士。後捐納為道員,補天津道。光緒17年(1891)出任廣西按察使。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受命留駐天津辦理東征糧台。同年11月,奉命在天津馬廠主持新式練兵,次年9月移至小站。胡燏棻聘請德國人漢納根為教習,仿效西法訓練,從組織、訓練、技術、武器裝備上都改變了湘淮各軍的腐朽落後的狀況,編成十營,計有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共4750人。號“定武軍”。次年士疏條列辦實業、練兵等十事。胡燏棻練兵,小有成績,但他畢竟是個官僚,不大熟諳軍事,因此,1895年底,小站練兵則由袁世凱接替,胡燏棻調任蘆津鐵路督辦,又授順天府尹,遷總理各國事務大臣。1900年始歷任關內外鐵路會辦,刑部、禮部、郵傳部侍郎。其一生力倡維新,主張向西方學習,振興國家,天津曾立其祠以紀念。

人物簡介

胡燏棻(?-約1906) 清末大臣安徽泗州(今泗縣)人,祖籍浙江蕭山,字芸楣,亦作雲眉。同治進士,選庶吉士。後捐納為道員,補天津道。光緒十七年(1891)出任廣西按察使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受命留駐天津辦理東征糧台。鏇奉命在天津馬廠主持新式練兵,成十營,號“定武軍”次年士疏條列辦實業、練兵等十事鏇調任蘆津鐵路督辦,又授順天府尹,遷總理各國事務大臣。二十六年始歷任關內外鐵路會辦,刑部禮部郵傳部侍郎。

相關條目

人物 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