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岐

胡景岐

胡景岐(1917—)藝名“筱銀枝”、“胡二浪”。遼寧省撫順縣人。黑龍江省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曲藝家協會黑龍江分會理事。著名二人轉藝人、二人轉理論工作者。

基本信息

藝術簡歷

18歲參加農村戲班,開門師父是褚學發(藝名褚大擼),後又隨王德臣(藝名王二浪)、李泰(藝名行乎)學藝,藝名筱銀枝、小銀子。拿手節目有《小王打鳥》、《禪宇寺》、《高成借嫂》、《劈關西》、《華容道》等。

在日偽時期橫遭迫害毫不屈服。自編自演反滿抗日快板進行抗日宣傳。

東北解放後,他和李泰合作積極編演新段子,如《農家樂》和《繡模範旗》等。他演上裝以舞姿優美扮相俊俏而著稱,後來因此得藝名胡二浪。他演出《包公賠情》、《羅裙記》、《西廂》和《藍橋》最為精彩,現代題材節目有著名的《三隻雞》和《姚大娘捉特務》。

1953年隨赴朝慰問團為志願軍進行了半年的慰問演出。

回國後參加東北戲劇音樂舞蹈會演大會,榮獲優秀表演獎。曾在黑龍江民間藝術劇院地方戲隊任演員和導演,

1963年調到原省戲曲學校地方戲科任教,為培養二人轉演員做出積極貢獻。

1982年他整理一部傳統二人轉由黑龍江省文化廳和中國曲藝家協會黑龍江分會聯合出版了《北曲史料》之一即《胡景岐二人轉演出作品選》。

藝術特點

他演上裝以舞姿優美扮相俊俏而著稱,因此得藝名胡二浪。

代表作品

《小王打鳥》、《禪宇寺》、《高成借嫂》、《劈關西》、《華容道》、《農家樂》、《繡模範旗》、《包公賠情》、《羅裙記》、《西廂》、《藍橋》、《三隻雞》和《姚大娘捉特務》等。

二人轉演員

東北二人轉,亦稱“蹦蹦”,屬走唱類曲藝,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深受東北民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喜愛。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