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戈·沃爾夫

胡戈·沃爾夫

浪漫主義後期著名的藝術歌曲作曲家胡戈.沃爾夫,沃爾夫的藝術歌曲創作的特質首先在於“客觀的抒情” ,其代表作《莫里克歌曲集》是繼舒柏特、舒曼之後 19世紀德奧藝術歌曲的典範。沃爾夫在藝術歌曲表現個體情感世界的深度和多樣性

概述

胡戈·沃爾夫胡戈·沃爾夫

胡戈·沃爾夫Hugo Wolf (1860-1903) 奧地利作曲家。1860年3月13日出生於溫迪施格拉茨(Windischgraz),1875-1877年學於維也納音樂學院,因與院長意見不合被迫離校,靠教學和為《維也納沙龍花絮》寫音樂評論勉強維持生活。1897年失去理智,1903年死於瘋人院內。

沃爾夫1876年開始寫歌,此後創作生涯以寫作為主。工作極不規則,一陣子才華橫溢,過後往往無所作為。瘋狂崇拜華格納,在評論中一有機會就表示對他的偏愛。華格納的影響也反映在他的歌曲伴奏中,常具獨立器樂的性質,人聲反而象是後加的。這倒不是把歌曲視作多餘,而是他酷愛地道的朗誦,具有用音樂反映歌詞意境的獨特天賦,因而寫出來的聲樂線條就象華格納的那樣,成了名副其實的宣敘調,在一個保證樂思持續不斷併合理髮展的伴奏之上按嚴謹的拍子唱出。
沃爾夫是繼舒伯特與舒曼以後最具創造力的德語藝術歌曲寫作者,而所產生出的美感卻不同於前者,擁有其獨特的魅力。沃爾夫約從1875年開始撰寫歌曲,十三年後終於達到爐火純青地步。從1888年到1891年他根據默里克、埃興多夫、歌德、凱貝爾、海策、凱勒所作的詩而譜製成了兩百多首歌曲。從1895年到1897年,只有三十餘首歌曲加入原本浩大的陣容。其圓融洗鍊的佳作正始自於1888年他將默里克的詩譜曲。
沃爾夫是華格納歌劇的熱情擁護者,其作品華格納音樂風格的影響。在1887年弦樂四重奏《義大利小夜曲》後,進入了歌曲創作的高峰期。在這幾年中,他曾為歌德、西班牙詩人和義大利人的詩歌譜寫了108首歌曲。1896年出版的第二部《義大利歌曲集》,是在他全身癱瘓期間憑藉一股突然爆發的激情創作的,他的癱瘓可能是梅毒所致。他的歌曲深受維也納觀眾的喜愛,但他唯一一部完整的歌劇《長官》1896年首演後並不十分成功。作為一位歌曲曲作家(他有大約300首作品),他與眾不同在於,能以敏銳的心理頓悟,絲絲入扣地表達出歌詞的含義,這明顯受到了在維也納的弗洛伊德的影響。
主要歌曲作品有:《死後之歌》(青年時代作品,1939年發表);《十二首青年時代的歌》(1877-1878);《不同作者的歌》(1877-1897);《默里克的歌》(1888);《埃興多夫的歌》(1888);《歌德的歌》(1889);《西班牙歌曲集》(1890);《義大利歌曲集》(兩冊 1891,1896);《凱勒詩歌曲集》(1891)和《米開朗基羅詩歌曲集》(189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