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余堂中藥文化

胡慶余堂中藥文化

"江南藥王"胡慶余堂,是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風格耗白銀三十萬兩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創建的藥鋪,整座建築猶如仙鶴停駐在吳山北麓的清河坊。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胡慶余堂中藥文化

所屬地區:浙江·杭州 

遺產編號:Ⅸ-8

遺產類別:傳統醫藥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 

遺產級別:國家

介紹

胡慶余堂中藥文化胡慶余堂中藥文化
"北有同仁堂,南有慶余堂",傳播著"江南藥王"長盛不衰的故事。在中國雖然有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藥號,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認的只有"兩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慶余堂算一家,廣東的陳李濟算半家。而同仁堂與陳李濟的古建築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換成新造的房子,沒有傳統特色,只有胡慶余堂保留了下來。
胡慶余堂坐落在杭州秀麗的吳山北麓,享有"江南藥王"的美譽。它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國藥字號,也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徽派商業古建築群。

溯源

一、溯源
"江南藥王"胡慶余堂,是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風格耗白銀三十萬兩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創建的藥鋪,整座建築猶如仙鶴停駐在吳山北麓的清河坊
從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到明、清兩代,清河坊一帶形成了一條藥鋪長廊。其中如南宋的保和堂、明朝的朱養心膏藥店;晚清的"六大家"胡慶余堂、葉種德堂、方回春堂等。胡慶余堂全面繼承了南宋官方制定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製藥技藝和行業規範。從這一意義上講,杭州是"古代中醫藥典"的發跡之地,而胡慶余堂則秉承了這一良好的傳統。
胡慶余堂以宋代皇家藥典《太平惠民和濟藥局方》為基礎,收集各種古方、驗方和秘方,並結合臨床實踐經驗,精心調製慶余丸、散、膏、丹、膠、露、油、藥酒方四百多種,著有專書《胡慶余堂雪記丸散全集》傳世。至今仍繼承祖傳驗方和傳統製藥技術,保留了大批的傳統名牌產品。胡雪岩故世後,胡慶余堂曾數次易主,但店名仍冠以"胡"字,"胡慶余堂"信譽聲名遠揚。

文化特色

二、文化特色
在悠久的歷史中,胡慶余堂沉澱的豐富獨特的文化,可以說是中國傳統商業文化之精華,也是胡慶余堂百年老店經久不衰的法寶之一,其中要數"戒欺"文化最為深入人心。
1、是乃仁術
胡慶余堂門樓上現今還保留著創始人胡雪岩所立"是乃仁術"四個大字,它表達了胡慶余堂創辦藥業是為了濟世、廣濟於人。這四個字出自《孟子o梁惠王上》:"醫者,是乃仁術也。"更反映了當時就有難能可貴的誠實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義。數百年來胡慶余堂一直銘記這一祖訓。
2、真不二價
胡慶余堂製藥遵守祖訓:"採辦務真,修制務精",所生產藥品質量上乘,所以在競爭上提倡貨真價實,"真不二價"。"真不二價"的橫匾至今還懸掛在國藥號大廳。
3、戒欺
胡慶余堂崇尚戒欺經營,著名的"戒欺"匾額系胡雪岩清光緒四年四月親筆所寫店訓,它告誡屬下:"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戒欺的理念,涵蓋方方面面,反映在經營上,首推的是"真不二價",即做生意講誠信,老少無欺,貧富無欺,不能有絲毫摻假,"採辦務真,修制務精"。"戒欺"是胡慶余堂以"江南藥王"飲譽130餘年的立業之本。

傳承價值

三、傳承價值
胡慶余堂的製藥技藝非常獨特,保存了一批民間的古方、秘方。企業內身懷絕技、熟練掌握中藥手工技藝的老藥工至今仍然健在,這都是社會的巨大財富。
由於現代技術影響、氣候變化、環境污染以及強勢文化的衝擊等因素,胡慶余堂的傳統正在受到威脅,有的甚至到了瀕危狀態。為此,胡慶余堂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制訂了一個切實可行的保護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