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華[河南曲劇丑角]

胡希華[河南曲劇丑角]

胡希華,男,河南曲劇丑角。1946年生於社旗縣。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戲劇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曲劇電影《閆家灘》《李豁子離婚》。

基本信息

歌劇簡介

胡希華 胡希華

胡希華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高亢明亮,音域寬廣,收放自如,韻味十足。50多年來,他在舞台上塑造了幾十個血肉豐滿、性格各異的藝術形象,有許多被省電台、電視台錄音、錄像播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河南黃河音像社、海南星河音像公司等單位還錄製出版了他演唱的喜劇《閆家灘》、《李豁子離婚》等劇目。1979年移植的《屠夫狀元》上演後,立即成了他本人的代表作,同時也是該團盛演不衰的保留劇目,十餘年來己演出數百場,南下深圳,北上首都,演進了中南海,中國唱片總公司灌制發行了唱片,黃河音像社出版了全劇盒帶,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為個劇錄了音。1991年進京演出,首都及海外30多家報刊予以報導,1999年受到江澤民主席的接見並對他的表演作了高度的評價。

他唱過歌,作過主持人,參加過電視台丑角晚會,並代表河南參加在南京舉辦的首屆中國曲藝節,為河南省贏得了榮譽。曾獲河南省首屆曲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河南省第五屆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等。其傳略被收入《中國文藝家傳集》等書。

為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劇協會員、河南省曲協會員。河南省曲劇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

活動年表

2006年5月3日,農曆丙戌年四月初六日:2006年五一河南十大名家《梨園春》戲曲晚會舉辦

河南十大名家《梨園春》戲曲晚會在聊城水城明珠大劇場鳴鑼開場,本次演員陣容為:謝現生、孔瑩、張小英、胡希華、任宏恩、行愛玲、賈廷聚、柳蘭芳、申小梅、范軍、於根義等。

2006年9月9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十七日,晚:緬懷曲劇大師張新芳專場演出舉行

緬懷曲劇大師張新芳專場演出在鄭州兒童影劇院舉行。張新芳先生的弟子以及來自鄭州、洛陽、許昌的曲劇表演藝術家,共同把優美的曲劇唱段奉獻給現場觀眾。

此次紀念演出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廳主辦,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藝術研究院、河南電台戲曲廣播承辦。當晚的舞台設計獨具匠心,張新芳先生各個時期的劇照高高懸掛。張新芳先生那句熟悉的話語再次響起:“我給黨工作的太少了,可黨給我的太多了……不管是誰的學生,都是曲劇的學生……”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張新芳先生的弟子張曉鳳、尚小雙、方素珍、劉青、郭秋芳,分別演唱了先生的代表劇目《陳三兩》、《祥林嫂》、《秦香蓮》選段。來自洛陽曲劇團、時年82歲高齡的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馬騏,專程前來送上一段《寇準背靴》。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胡希華、牛長鑫、海連池也表演了代表劇目。

2006年10月6日,農曆丙戌年八月十五日:河南戲曲界2006年中秋演出舉行

河南眾多戲曲表演藝術家在河南人民會堂演出,為中秋節助興。

2011年9月6日——9月9日,出席位於河南省汝州市的第二屆中國曲劇藝術節並擔任評審。

演出劇目

豫劇《抬花轎》選段(汪荃珍)

河南曲劇《卷席筒》(海連池)

河南曲劇《李豁子離婚》(胡希華)

豫劇《月下相會》(任宏恩,湯玉英)

豫劇明星版《三哭殿》(賈廷聚,張寶英,范靜,樊萍,軒玉亭,蘭力,薛娟等)

豫劇《五世請纓·出征》(王惠)

其他信息

2006年12月18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廿八日:2006年河南藝術家迎新春赴京慰問活動第三天

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勞動廳、河南省廣電局、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主題為“你為首都做貢獻,我送家鄉一片情”的迎新春進京慰問演出活動進入第三天,即最後一天。

當日上午10時,演出團在北京奧運會館(河南林州建築集團工地)為在京豫籍務工人員慰問演出,演出的折子戲有《抬花轎》、《下陳州》、《穆桂英掛帥》,參加演出人員有河南省豫劇二團的李樹建、孟祥禮、柏青、田敏等,另外還邀請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電影表演藝術家李發增、著名豫劇演員小香玉、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楊華瑞、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胡希華和《梨園春》小擂主孔瑩、李道陽等參加演出。

當晚,演出團在河南大廈為河南籍在京各界人士做慰問演出。

2007年7月21日,農曆丁亥年六月初八日:河南戲曲名家及“梨園春”擂主演出團隊2007年赴新疆演出

由河南戲曲名家及“梨園春”擂主等18人組成的演出團隊在新疆人民會堂舉行大型演唱會。

為了讓新疆更多戲曲愛好者真正親身感受到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河南省文化廳組織了這場大型演唱會,不僅邀請了豫劇中青派名家王惠、王藝洪,曲劇名家胡希華,而且還組織了一大批河南電視台《梨園春》節目選拔出來的明星擂主,來自民間的他們更能體現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也廣受戲曲愛好者的青睞。這些名家現場為新疆的戲曲愛好者演繹經典曲目《五世請纓》、《大祭樁》、《諸葛亮弔孝》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