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胸

背胸是補子的別稱。明代官員常服、清代官員補服在前胸後背處分別裝飾一塊方形(或圓形)飾有鳥獸的圖案,稱為補子,以圖案的不同而代表不同的官階。

拼音

bèixiōng 

注音

ㄅㄟˋㄒㄩㄥ

引證解釋

補子的別稱。《明史·輿服志四》:“四夷之舞,高麗舞四人,皆笠子青羅銷金背胸襖子,銅帶、皂鞾。”清俞樾《茶香室六鈔·背胸》:“國朝劉廷璣《在園雜誌》云:‘朝衣公服,俱用補子……福清葉相國《向高集》內有欽賜大紅紵絲鬥牛背胸一襲,背胸或即補子也。’按:補子之名,殊無意義,宜稱背胸為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