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液分析

胃液的量參考值:正常空腹胃液約為50~70ml.臨床意義:>100ml為增多,見於十二指腸潰瘍、胃泌素瘤、胃蠕動力功能減退及幽門梗阻。 胃液的顯微鏡檢查參考值:紅細胞無白細胞少量鱗狀上皮細胞少量食物殘渣極少量臨床意義:1.胃潰瘍或胃癌出血時,出現大量紅細胞。 5.胃蠕動力減低或幽門梗阻時可見多量食物殘渣。

基本簡介

胃液的外觀

參考值:清晰無色,粘液多時可呈稍混濁的灰白色。

臨床意義:病理情況下膽汁反流呈黃或黃綠色混濁,咽管擦傷或見少量紅色血絲,咖啡殘渣樣表示胃內有陳舊性出血,常伴有食物殘渣儲留,多見於胃癌。

胃液的量

參考值:正常空腹胃液約為50~70ml.

臨床意義:>100ml為增多,見於十二指腸潰瘍、胃泌素瘤、胃蠕動力功能減退及幽門梗阻。<10ml為減少,見於胃蠕動亢動。

胃液的氣味

參考值:略帶酸味。

臨床意義:氨臭味見尿毒症,腥臭味見於肺癌,糞臭味見於小腸低位梗阻。

化學檢查

參考值:pH:0.8~1.8;空腹胃液游離酸:0~30U;總酸度:10~50U;基礎胃酸分泌量(BAO):1.92~5.88mmol/h;最大胃酸分泌量(MAO):3~23mmol/h(女性略低);高峰胃酸分泌量(pao):12.23~28.97mmol/h;隱血試驗:陰性。

臨床意義

1.潰瘍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十二指腸潰瘍BAO及PAO均增高,BAO>5mmol/h有診斷意義。如PAO>40mmol/h,提示出血、穿孔可能性大。單純性胃潰瘍BAO、PAO近於正常。

2.萎縮性胃炎及胃癌診斷:二者胃酸均明顯減低,約1/5胃癌患者為真性胃酸缺乏,胃液pH>7.

3.胃泌素瘤:BAO>15mmol/h,PAO>30mmol/h,BAO/PAO>0.6.

4.幽門梗阻、胃擴張、萎縮性胃炎、胃癌,乳酸可呈陽性。

5.急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時,隱血呈陽性;食管擦傷、牙齦出血咽下後,也可呈陽性反應。

胃液的生化及免疫學檢查

參考值:總唾液酸(0.5±0.042)mmol/L;

癌胚骯原(148.81±113.23)μg/L;

胎兒硫糖蛋白抗原陰性。

臨床意義:胃癌時總唾液酸及癌胚抗原增高,胎兒硫糖蛋白抗原陽性;胃潰瘍和淺表性胃炎時總唾液酸含量輕度增高。

胃液的顯微鏡檢查

參考值:紅細胞無白細胞少量鱗狀上皮細胞少量食物殘渣極少量臨床意義:

1.胃潰瘍或胃癌出血時,出現大量紅細胞。

2.化膿性炎症時可見大量白細胞,咽下的痰液或其他分泌物也可見多量白細胞。

3.胃炎時可見多量柱狀上皮細胞。

4.胃癌時可見癌細胞。

5.胃蠕動力減低或幽門梗阻時可見多量食物殘渣。

胃液的細菌學檢查

參考值:正常胃液可偶見咽喉部天然寄居菌。

臨床意義:晚期胃癌可見波-奧桿菌;消化性潰瘍可見螺桿菌;胃酸減少或幽門梗阻時可見八疊球菌;結核病人可風抗酸桿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