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草

胃寒草,中藥名。為傘形科前胡屬植物準噶爾前胡Peucedanum morisonii Bess.的根。植物準噶爾前胡,分布於我國新疆(哈巴河、額敏、塔城、裕民等地),俄羅斯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斯坦也有分布。具有祛風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胃寒脹痛。

基本信息

胃寒草胃寒草
【藥名】胃寒草
【漢語拼音】wei han ca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ucedanum morisonii Bess [P.songoricum auct. Non G. Don]
【功效】祛風散寒;理氣止痛
【科屬分類】傘形科
【主治】寒感冒;咳嗽;胃寒脹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200-1700m的山地灌叢和草坡的。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挖,去除莖葉,洗淨,曬乾備用。
【資源分布】分布於新疆北部。
【動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根頸粗壯,殘留有枯萎葉鞘纖維;根圓柱形,下部分枝,徑2-3cm,暗褐色。莖有縱長條紋,無毛,上部稍有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長柄,柄基擴展成鞘;葉片輪廓為三角形,三至四回三出式全裂,末回裂片線形;莖中部葉簡化,較小,有短柄;上部葉退化,僅有披針形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直徑5-15cm;總苞片3-7,不等長;傘輻15-25,不等長,花期開展,果期收攏;小傘形花序梗不等長;小總苞片5-13;萼齒三角形;花瓣淡黃色,先端微凹,有內曲的小舌片;花柱在果期向下反折。果實橢圓形,果稜線形,側棱增寬呈翅狀,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味】味辛;性溫
【出處】《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