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堂

育嬰堂

育嬰堂,是中國民國時期成立的一種收養孤兒、棄兒的慈善機構。

概述

育嬰堂,為民國十一年(1922年)十月在中華橋(遺址現漁市街道辦事處福民居委會境內)西南面創辦的。埠內慈善單位,收養失去父母的幼兒或被遺棄的嬰兒,故名為育嬰堂。

育嬰堂歷史

堂長由當時瑞昌成(商號)經理程春園擔任。副堂長王仲義、董事為營口縣知事陳文學、名譽董事為遼瀋道尹何厚琦。其建築房屋為瑞昌成商事所屬。內設男女事務室及招待室。
該堂坐西面東,房舍十餘間,正門南牆開設視窗,內置較大抽斗(可放置嬰兒),直通屋內,上面橫垂木板。此抽斗專為接收棄嬰而設,旁設一孔為應門處。凡有棄嬰者便把嬰兒放在抽斗里。然後扯一下鐵彈通鈴以示傳報,棄嬰者不與堂內人打招呼,不通報姓名,屋內聽到鈴響便來取嬰。
當時此堂以實施人道主義拯救孤兒為懷,先後接收棄嬰數名,這些棄嬰中多數為私生子。所需經費每年達二三千元,均由瑞昌成商號支付。
1945年"光復"後,育嬰堂取消,成為居民住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