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錦弘中學

肥東錦弘中學

肥東錦弘中學,是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的一所大型現代化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學,是2005年肥東縣委、縣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之一。學校由上海錦弘集團投巨資創建,校園座落在肥東縣城東部,傍山依水,環境宜人,風景秀美,交通便利,學校占地面積近300畝,教育教學設備齊全,建築設施新穎別致、布局合理,總建築面積達1.2萬㎡,學校借鑑現代城市管理理念,具有濃郁的現代氣息,辦學條件堪稱一流,有師生員工14000餘人。

基本信息

辦學理念

肥東錦弘中學秉承“尊重、和諧、規範、卓越”的管理理念,致力於“辦真正的教育、辦大眾化精品教育”的辦學宗旨,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特色教育、精品教育、個性教育,以“博學、篤行、尚德、有為”為校訓,繼承並發揚錦弘人“艱苦奮鬥、一塵不染、與人為善、決戰決勝”的四大作風,關注師生未來發展,不斷探索新的辦學機制,不斷引進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學習新的管理方法,形成了人文和諧、教師敬業、學生自律的良好局面。如今的肥東錦弘中學,是安徽省民辦教育先進單位、合肥市平安校園、合肥市食品衛生信譽A級單位、肥東縣文明單位、合肥市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以其一流的辦學業績聲名遠播。

校園文化

一、物質文化:校園建設的基石
校園物質文化,主要是指學校里的教學設施、生活資料,如教室、辦公室宿舍及其他的內部設施;校園的樹木、道路等其他環境,這些既是校園教學活動的場所和設備,又體現學校獨有的文化特徵,它以其獨特的風俗和文化內涵,影響著師生的觀念與行為。因此,作為一所新建的學校必須選好校址,合理布局,規劃好內部陳設,給人舒暢的感受,從而達到環境育人的良好效應。
1、校園的選址。中國古代有名的書院,大都選建在山清水秀、幽靜寬敞的地方,如白鹿書院,在廬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勝;嶽麓書院,在嶽麓山抱黃洞下,背陵向壑,木茂而泉清。錦弘將校址選擇於肥東中心鎮店埠城東,定光寺北,定光河環繞四周,交通便利,是肥東各鄉鎮入城必經之地,周圍有田野和潺潺流水,民間更有此地是龍升龍降的寶地一說,人傑地靈、風景神秀。
2、建築與格局。“建築是一種藝術”,校園建築更要體現藝術性。錦弘的建築樸素、典雅,校園格局鮮明、協調、造型新穎,盡顯雄渾之美。主教學樓南面是可容納5000餘人的廣場,每大周周一規模浩大的升旗儀式在這裡舉行;生活區與教學區遙遙相隔,涇渭分明,既體現了校園的整體功能性又融合了寄宿制學校的層次性,綜觀整個校園,不難使人信服:錦弘的校園環境建設已日臻園林化、現代化、人文化。

肥東錦弘中學肥東錦弘中學
3、校舍陳設。利用教室外部牆壁在每個班級的前門口張貼有本班班主任照片,班級集體照,學習標兵、德育標兵和特長標兵照片組成的錦弘班級名片,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在教室內安置34英寸液晶電視、智慧型廣播系統以及具有本班特色的立志性名人名言;在教學樓的穿堂安置兩塊白板,設定錦弘之音、記事薄、精品屋等欄目,對優秀學生的照片,圖畫書法作品,近期重大國內外事件進行展示,擴大學生的視野,同時以主題活動為載體,分別舉辦徵文大賽、英文朗誦比賽、辯論賽等活動,根據傳統節日、重大節日、學校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設定一些有針對性的教育主題活動,諸如中秋露天晚會、校園集體舞大賽、板報比賽、廣播操大賽、參加縣“十一”慶國慶文藝匯演等,弘揚人文精神,不斷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二、制度文化:校園建設的保障
校園的制度文化是指學校的校紀、校規、制度及習俗等,如學生守則、行為規範、作息時間、課堂紀律、教學管理制度,當這些制度內化為人的行為習慣時,不但能夠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而且對學生道德品質、紀律意識、人格意志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制度文化的外延還涉及到在制度的規範下師生以教學為中心的各種行為方式和業餘生活方式,如校風、班風、教風、學風、人際關係等群體行為特徵和文化活動,它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風貌的體現。
規章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學、合理,是一所學校校園文化程度高低的標誌,它既反映了學校領導文化素質也反映了學校的科學管理水平。因此,錦弘規章制度的制定遵循有益於師生和諧發展與幸福感的獲得這一基本意義,加強對學校制度意義的宣傳,使師生正確理解各項規章制度的內容,明確遵守該制度的作用,使各制度能夠得到師生的認可,並日趨形成自覺行為,保持制度的相對穩定性。
三、精神文化:校園建設的靈魂
校園精神文化是指包括校園文化傳統和絕大多數師生認同的文化觀念、價值體系、生活信念等意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校園精神,它屬於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是校園建設的靈魂所在。
作為潛藏在課內外、校內外教育活動的教育力量,精神文化有著極大的德育價值。它能對學校全體成員產生巨大的心理影響,一方面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師生員工的情操、意識和行為,同時又有一種強大的心理制約力量,使師生都能夠自覺地約束自己,讓自己的行為符合群體規範。所以,校園精神文化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內涵提升、人格塑造,對學生的全面成長、智慧型發展、身心健康、審美陶冶、特長培養起著價值導向的作用,從而有利於實現人的和諧發展。因此,我們著力將校園文化建設向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深入推進,力求全校師生自上而下人人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崇尚精神追求,榮辱觀一致。
當然,校園精神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新興的學校,錦弘經過幾個階段的積澱與發展,已經初步使“追求精品、追求卓越、追求永恆”的錦弘精神約定俗成,校風校訓深入人心。目前,我校校風已凝聚和升華為具有錦弘特色的校訓:博學、篤行、尚德、有為,並期待著能通過錦弘校園精神文化的強大輻射效應促進地區民辦教育事業人文精神的整體提升,使我們的優良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三年看機遇,十年看管理,百年看文化。校園文化似一棵參天大樹,只要根系飽滿發達,主幹粗壯有力,那么,它的每一片枝葉都能映照出一片綠蔭,並能吸納萬縷陽光,吞吐天地靈氣,使整棵大樹蓬蓬勃勃,煥發出無限旺盛的生命力,實現錦弘人百年名校的遠大理想。

領導班子

校長​ 陳存水
​校長助理 王維淦
​高中部校長 ​高啟獻
​國中部校長、校黨支部副書記 沈立​
​後勤保障部部長 韋升龍
​高中部副校長 ​李光思
​國中部副校長 宋執智
​國際部副部長、校團委書記 ​楊強勁
​執行董事 ​程立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