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

出處《尚書·夏書》:“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憂民,汝翼。”。股肱必須首先指整條腿和臂,這樣才成為完整的四肢,才能為人體提供支撐。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然耳目股肱,寄於卿輩……事有不安,可極言勿隱。《靈樞·淫邪發夢》:“厥氣……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起。股:整條人腿,包括大腿和小腿,即從大腿根部到腳腕的部分。帝舜說大臣是我的股肱,那當然是指完整的腿和臂,不會單指大腿和上臂,不能構想帝王的腿臂只有一半長度,只有一半長度的腿臂叫做四肢殘廢。

基本信息

詞目簡介

股 肱足和手,意輔弼。

《尚書·夏書》:“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憂民,汝翼。”

後世引用:

唐·吳兢《貞觀政要·政體》:“然耳目股肱,寄於卿輩……事有不安,可極言勿隱。”

《靈樞·淫邪發夢》:“厥氣……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起。”

詳細釋義

股:整條人腿,包括大腿和小腿,即從大腿根部到腳腕的部分。特指:大腿,即從大腿根部到膝蓋;肱:整條手臂,包括上臂和下臂,即肩膀到手腕的部分。特指:上臂,即從肩膀到肘的部分。

股肱本義是人體的分支體,即“肢體”、“四肢”。股肱必須首先指整條腿和臂,這樣才成為完整的四肢,才能為人體提供支撐。帝舜說大臣是我的股肱,那當然是指完整的腿和臂,不會單指大腿和上臂,不能構想帝王的腿臂只有一半長度,只有一半長度的腿臂叫做四肢殘廢。

1.大腿和胳膊。

2.比喻左右輔佐之臣。

桓公笑曰:“寡人於仲父,猶身之有股肱也。有股肱方成其身,有仲父方成其君。爾等小人何知?”——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

3.輔佐;捍衛。

4.指拱衛首都或某一中心城市、與之有密切關係的地方。

典故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為。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欽四鄰。庶頑讒說。若不在時。侯以明之。撻以記之。書用識哉。欲並生哉。工以納言。時而颺之。格則承之庸之。否則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惟帝時舉。敷納以言。明庶以功。車服以庸。誰敢不讓。敢不敬應。帝不時。敷同日奏罔功。無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晝夜額額。罔水行舟。朋淫於家。用殄厥世。予創若時。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

——《尚書·益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