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重光

肖重光(1908--1985)少將;軍人;抗日英雄,號調亮。 1950年,肖重光獲釋,被安置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任教官。 1985年農曆2月22日肖重光因病去世,享年77歲。

肖重光(1908--1985)少將;軍人;抗日英雄,號調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二月初一出生於武岡州龍江鄉(今洞口縣楊林鄉破刀村)。黃埔軍校第6期步科、陸軍大學第15期畢業。曾任陸軍大學教官,1942年任第73軍193師副師長,1944年4月參加豫中會戰,戰後升任第第73軍193師少將師長,1945年參加湘西會戰,歸74軍張靈甫指揮,戰後部隊由湖南調往山東駐守,1947年2月23日在萊蕪戰役中被俘,1950年獲釋。後任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教員。

中文名: 肖重光
別名: 重光
國籍: 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省武岡州龍江鄉(今洞口楊林鄉)
出生日期: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二月初一

逝世日期: 1985年2月22日
職業: 將軍、民族英雄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信仰: 佛教、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 參加過北伐戰爭、豫中會戰、湘西會戰,為結束軍閥混戰、日軍戰敗投降做出了貢獻。

1929年從黃埔軍校6期步科畢業後入軍校機關槍研究班學習.
1930年畢業後派任教導第二師排長,同年升任第四師連長.
1933年升任第四師第十旅第二十團第二營營附.
1935年升任第四師補充第一團團附.
1936年底考入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十五期學習.
1939年陸大畢業後入兵學研究院第八期深造.
1940年畢業後派任第一九三師參謀處處長.
1941年升任第一九三師參謀長.
1942年升任第一九三師副師長.
1944年升任第一九三師師長.
1945年率部參加湘西會戰,大量殲敵。
1947年在萊蕪戰役中兵敗被俘後入華東解放軍官團學習.
1950年獲釋後派任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軍事教員.
1957年反右運動被清洗出學院,送江蘇洪澤湖農場改造.
1973年獲釋後返鄉定居.
1985年在湖南洞口破刀病逝.
肖重光一生光明磊落、鐵骨錚錚。痛恨社會黑暗、從小立志報國,視愛國救民為己任,因為聰穎慧達,好學能文,舉止不凡,在同齡人中極具號召力、凝聚力,一呼百應,深受長輩器重。青少年時期投身國民革命行列之中,從此開始了南征北戰、浴血沙場的生涯。
肖重光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在國民黨軍隊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少將師長,歷經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赤膽忠心,一身傲骨,治軍從嚴,為民族獨立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在肖重光的老家楊林都流傳著肖重光的各種英勇事跡和善戰傳奇,被標榜成英雄的化身,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1945年春,肖重光奉命率部從貴州馬場坪奔赴綏寧,參加湘西會戰,歸七十四軍軍長施中誠指揮,為該軍右翼防線。肖重光將師部前進指揮所設於武陽起風坳,所轄第578團在起風坳至武陽南毛店子一線布防拒敵,令第579團於瓦屋塘、草寨一線布防拒敵,將第577團作為預備隊,控制曾溪、印坪等地區,與578團、579團成犄角之勢,互相呼應,森嚴壁壘,眾志成城。4月,日軍來犯,肖重光指揮了以炮擊為主的起風坳守衛戰,首戰告捷。緊接著,指揮了以火攻為特徵的龍頭茶山攻擊戰、閃電式的唐家坊追擊戰,日軍潰敗。肖重光揮師東北向,窮追猛打至洞口境,親率主力迂迴堵截逃竄之敵在半江狹谷,飛機炸,炮兵打,步兵猛撲,敵潰不成軍,時稱“半江大捷”。之後兵發三路:以山炮為主,進入要隘洞口鎮,在文昌塔設觀測所;一個營輕裝出發,匍匐前進至十字鋪、蘭桂亭一帶埋伏,重創逃敵;親率主力進軍茶鋪、馬鞍,追敵至黃橋鋪宿營。團長、營長知其是師長故鄉,士兵不敢擾民,露宿街頭、民房檐下。夜半,人們聞說重光將軍率部打日本到黃橋鋪,奔走相告,無不歡欣,其中一農民報告,有數百日本兵逃到了九豐嶺,願帶路前往殲敵。肖重光感激不盡,即令578團第三營火速出擊。次日凌晨展開戰鬥,敵作困獸斗,傷亡慘重,殘部倉惶向隆回方向逃命。
國共內戰期間,肖重光師歸國民黨七十三軍指揮,駐守萊蕪,面對國民黨節節敗退的局勢,肖重光似乎看出了乾坤已定,為了避免麾下出生入死的兄弟不必要的犧牲,他囑咐部下:“打得就打,打不得就走”,處於了絕望狀態,1947年2月,解放大軍包圍萊蕪,肖重光的577團、578團被繳械,579團不打不走,坐在地上聽其自然,他本人受傷被俘。1950年,肖重光獲釋,被安置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任教官。1957年,被清洗出學院,送江蘇洪澤湖農場改造。1973年,遣回原籍,過上了清貧如洗的生活,在文革的暴風雨中備受折磨。1985年農曆2月22日肖重光因病去世,享年77歲。沒有鮮花,沒有濃重的葬禮,甚至葬禮不及當地貧民百姓,默默的安葬在老家山崗的墳地,沒人能聯想到這是當年在戰場上叱吒風雲、令日寇膽顫心驚的驍勇將軍。魂歸故里,您永遠是人們心中的英雄,安息吧,將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