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方[劇作家]

肖方[劇作家]
肖方[劇作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肖方,亦名方辰(1934——2010)中國當代著名戲劇家、理論家,戲曲音樂大師。中國當代著名青年作曲家方崬清(百度百科)之父。

肖方1934年出生於河北盧龍一個書香之家。自幼在家鄉、冀東一中、建國學院讀書,1947年參軍。1949年解放初期到河北省文工團、省文聯工作。1953年到河北省梆子劇院從事“由戲曲到歌劇”的研究和創作,擔任國家一級編劇、作曲、業務院長等職務直至1994年離休。系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中國戲曲學會會員、中國劇協和河北劇協會員。

藝術歷程

肖方(方辰)1934年臘月出生在中國河北省盧龍縣(革命先行者李大釗的故鄉)。 自幼聰明好學,展現出過人的藝術天賦,其曾祖父為晚清秀才,詩書傳家,深受中國傳統文化之薰陶。少年時代的肖方就讀於盧龍中學,冀東一中等中國早期名校。1947年參軍,因在音樂上的過人天賦,1949年調冀東建國學院文工團擔任小提琴手,1950年又調入河北省文工團任作曲兼指揮。此時的他認真研習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作品,對民族音樂進行深入探索。1951年,他的敘事歌曲《潘家峪小唱》第一次在全省獲獎。1953年,肖方作為第一批新文藝工作者調入河北省梆子劇院工作,從此與中國戲曲結下不解之緣。他與中國近代音樂大師馬可先生(《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曲作者)成為忘年交。他牢記馬克先生囑託:鑽進去,十年八年,大有可為!肖方五十年代又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作曲訓練班進修過很長一段時期,受教於中國音樂名家陳培勛、盛禮洪、趙行道等教授。之後正式開始對傳統戲曲音樂的研究與創作。

1957年,肖方為《楊八姐遊春》作曲,同年編輯出版了《河北梆子傳統唱腔選集》,同時又在《戲劇報》等一系列刊物發表多篇論文,雖然不到而立之年可才華競現,鋒芒畢露.1958年他改編兼音樂設計的《白毛女》演出後,業內人士普遍好評如潮,認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正當他在藝術大道上速跑時,因為在一次北京文藝座談會的發言,惹惱了某些當權派,1959年,24歲的肖方被錯誤的劃分成為“右派份子”立案受審,含淚離開他的事業。在勞教農場極其艱苦的環境下,他始終堅持信念,沒有放棄對事業的追求,在勞動之餘,擠出點滴時間讀書、拉琴,在社辦國小教授音樂課程,編排劇本,娛樂鄉民。他相信自己積累的知識總有用的上的一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肖方才迎來自己生命第二個春天。1978年,他落實政策調回河北省梆子劇院。他滿腔熱情的工作,頑強拼搏的追趕失去的時間。他先後在很短的時間內,為戲曲《反祁城》設計音樂,為戲曲電視片《巧姐擺宴》作曲。進入80年代改革開放,戲曲出現危機,懷著對戲曲事業的責任感,他開始思索中國新時代需要的戲曲劇目。他首先提出“全面突破,綜合治理,加強藝術整體性,致力重點劇目建設”大膽構想。於是新編古代大型神話戲曲《哪吒》在他的筆下問世了,這部新戲198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成彩色寬銀幕戲曲藝術片在海內外同步發行,在戲曲業內產生巨大影響,被譽為中國當代戲曲在大銀幕展現的最成功典範。《哪吒》的原創音樂也在1992年中國戲曲音樂學會上獲得最高榮譽——“孔三傳獎”。這是肖方提倡“當代戲曲”第一部作品。

1985年,肖方迎來個人創作巔峰時期,古代大型神話戲曲《鍾馗》的成功上演,奠定了他在當代中國戲曲屆巨作大家的地位。這部作品的成功充分體現了肖方的膽識。這是一個很難駕馭的題材,舊的《鍾馗》為“禁戲”,只有“鍾馗嫁妹”一折不禁,全本散失,無從考證。肖方本著推陳出新的方針,在禁區邊緣辛勤筆耕,創作出一部滲透這強烈現實意義的經典好戲!作品保留了“驅鬼、降鬼、嫁妹”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選取封建官僚弄權誤國、壓制人才,腐敗墮落等現實生活關聯緊密的事件為素材,塑造了一個性格剛烈、滿腹經綸、嫉惡如仇而又血肉豐滿的鐘馗形象,作品富有強烈的人性和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新時代的社會,傳播了巨大的正能量。

戲的演出,收到社會各界觀眾一致好評,1985年北京掀起一陣“鍾馗旋風”,全國各大媒體報刊爭相報導,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以及各界專家、學者、社會精英紛紛一睹《鍾馗》風采並為之題詞、作詩、增畫、留下墨寶。

《鍾馗》這部作品,是肖方“當代戲曲”第二部,也是他最成功且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他自己曾說:“我筆下的劇本,不辦不超過兩萬字,可排不可讀”。早年深受俄國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論影響的他,在創作中已經為舞台舞美設計、人物塑造、音樂創作預留了非常豐富的想像和創作空間。作為戲曲劇本,貴為“場上物”,不為“案頭曲”。只有諳熟舞台規律和表現主義空間理論的人,才能達到他這樣的功力。

《鍾馗》在1985年河北省戲劇節首演,獲特別榮譽大獎。隨後在北京、上海、天津、香港(9次赴港)、澳門、新加坡、日本等世界各地不斷演出上千場次,均引起強烈轟動。被譽為當代戲曲作品無法超越的“奇蹟”。其劇中經典唱段“來到家門前”收錄至中國戲曲學院創作教材範例。1993年《鍾馗》由河北電視台拍成電影和電視藝術片全國發行並獲得第十四屆全國“飛天”一等獎。《鍾馗》電影版獲1999年中央“五個一工程”獎。2002至2003年“中國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提名獎”。《鍾馗》首演23年後,於2008年8月作為中國經典戲曲劇目,在第二十八屆北京奧運會期間赴京展演,再次轟動京城戲曲界。2009年度《鍾馗》又榮獲文化部“首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中國戲曲表演大家裴艷玲女士的成功和肖方的劇作作品是密不可分的,肖方先生獨具慧眼,根據裴艷玲的武功好,善表演,創作了《哪吒》、《鍾馗》兩部大戲,使裴艷玲的表演更加光彩奪目,藝術上得到了巨大的突破和展示。在《鍾馗》這部作品中,裴艷玲一人兼演三個行當,又辟“淨武”一行,使她的舞台表演成為“前無古人”之一絕。

肖方學識淵博,在藝術上有很獨到的見解。他的磊落,他的堅毅,他的勤奮,他的創新,他的探索,他的追求為中國戲曲屆創作後人留下了堅實的腳印和片片段預告香。

早期作品

1951年作詞、作曲的敘事歌曲《潘家峪小唱》在河北省首屆文藝創作評獎中獲創作獎;

1958年改編劇本並作曲的河北梆子《白毛女》;

1959年作曲的古裝戲《楊八姐遊春》參加第二屆全國音樂周,好評如潮。

戲曲《反杞城》、《陳妙常》、大型音樂劇《多情的小尼姑》、現代戲曲電視片《巧姐擺宴》、音樂電視片《長街頌》等幾十部優秀音樂作品。

主要成就

1983年新編古代大型神話戲曲《哪吒》(編劇、作曲)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成彩色寬銀幕戲曲藝術片在海內外同步發行,在戲曲業內產生巨大影響,被譽為中國當代戲曲在大銀幕展現的最成功典範。《哪吒》的原創音樂也在1992年中國戲曲音樂學會上獲得最高榮譽——“孔三傳獎”。

新編古代大型神話戲曲《鍾馗》(編劇、作曲)1985年河北省戲劇節首演,獲特別榮譽大獎。隨後在北京、上海、天津、香港(9次赴港)、澳門、新加坡、日本等世界各地不斷演出上千場次,均引起強烈轟動。被譽為當代戲曲作品無法超越的“奇蹟”。其劇中經典唱段“來到家門前”收錄至中國戲曲學院創作教材範例。

鍾馗劇照 鍾馗劇照

1993年《鍾馗》由河北電視台拍成電影和電視藝術片 全國發行並獲得第十四屆全國“飛天”一等獎。《鍾馗》電影版獲1999年中央“五個一工程”獎。2002至2003年“中國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提名獎”。《鍾馗》2008年8月作為中國經典戲曲劇目,在第二十八屆奧運會期間赴北京展演。2009年度《鍾馗》又榮獲文化部“首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1988年,創作新編古代戲曲《貓與鼠》(編劇、作曲)1989年首演於第二屆河北戲劇藝術節,獲編劇二等獎和河北劇協“月季花獎”。

文章文論

肖方一生撰寫幾十萬字的文論、散文、隨筆,其中包括:論文《當代戲曲》芻議獲華北五省市劇協戲劇創作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哪吒音樂的探索》獲1992中國戲曲音樂學會“孔三傳獎”,《戲曲型中國音樂劇》芻議獲1998年中國戲曲學會論文二等獎,一系列重量級論文、藝術評論、隨筆文章在《中國劇本》、《歌劇藝術研究》、《中國文化報》、《河北日報》、《河北文化》、《大舞台》等國家級核心刊物上連載和發表。

1958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肖方編訂《河北梆子唱腔選集》。

2002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鍾馗》方辰劇作文論集。繼《鍾馗》之後,致力於民族音樂劇的研究與創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