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坡村社火

肖家坡村社火

肖家坡社火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源於隋、唐、鼎盛於清末和民國,建國以來得到空前的發展,在陝西傳統社火中形成一朵獨具風格的亮麗之花。 肖家坡村的社火(包括芯子、平頭桌以及夜間匯演的獅子、龍燈、旱船、竹馬、七巧圖等)。淵源於隋唐古長安曲江元宵大匯演,當時即以出現背芯子的雛形。一千多年來,“背芯子”作為民間社火的主要內容代代流傳,不斷改進,日臻完善,清同治六年到清光緒十六年,即1856年到1878年之間在肖家坡村極為興盛。明清時期,人們欲望中的凌空表演的木製芯子,繼而形成,為其堅實和精製。 在該村畫家肖之靈的倡導下,群賢運籌,出資投力,將原模擬的五十根木芯去粗取精,篩選確定為三十根,由肖致仁掌爐錘鍊,打製成規模性的鐵芯子,後又根據表演的內容不斷增加不斷更新,從而延續至今。 目前,肖家坡村民俗社火已經被列入了西安市第四批和陝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相關政府文化部門的支持下已經投入了切實性保護措施。

簡介

社火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有許多不同的表演內容,其使用道具也因之而有所不同,總的說陝西境內社火道具以紙紮居多,顯得簡單粗糙,而其中唯數肖家坡村的社火道具精緻考究。

2012年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演出 2012年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演出

肖家坡村社火史上隨著世紀的穿越也曾興衰幾度,自唐興時期,初具雛形的背芯子傳說,史無考證,明末清初之際,背芯子已經成為民間娛樂的主要形式,繼而形成木芯子,清道光年間肖家坡村的鐵芯子社火和古戲樓,姊妹傑作相繼面世,後經同治六年至光緒六年間的加工深造,民國十九年規模性的鐵芯子表演才首次亮相,由於歷朝歷代戳亂和自然災害,民不聊生,民間娛樂何從談起。加之“文革”期間以封建糟粕被徹底取締,但光復社火盛事,保護和傳承先輩社火文化遺產的理念在肖家坡村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子繼父徒承師,譜系未變,加之“戲窩子”為耍社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批熱衷社火的後起之修均成為社火藝術的行家裡手。

肖家坡村簡介

肖家坡村位於秦嶺北麓,滻河上游之畔的古漢唐皇家“上林苑”的中部地段,東依八里塬黃花崗與湯峪為鄰,西至庫峪河與長安區為畔,距西安市城區和藍田縣城分別為30和16公里,肖家坡村是由肖南、肖北、肖西三個行政村組成的自然村,十五個村民小組,總計860戶,4438人。土地面積約60公頃,是橫貫關中環線的沃府之地。

2014年春節期間大明宮遺址公園演出 2014年春節期間大明宮遺址公園演出

該村歷史淵源久遠,文化底蘊豐厚,無論是戲劇、社火、書畫、雜藝都具有一定的規模,素以“文化村”著稱。推陳出新,古今傳承。特別是該村的社火,不僅引領全鄉,在全縣乃至長安區、西安都很聞名。

社火發展

社火起源於原始時期先民們的祭祀活動,隋唐以後開始為多種藝術表演形式的歸納,其中芯子大約在宋代已有雛形,並在全國各地開始流傳。先輩們也熱衷在長安鬧元宵的非凡景象。在村里以各種雜耍,戲曲活動的祭祀精神,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清嘉慶,道光年間,肖家坡村的社火,戲曲兩個姊妹劇就營運而生,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村民們的背芯子(木芯子)最有興趣,而延續至清同治年間,清光緒十六年,即1878年在老前輩肖之靈的倡導下,發起了製作鐵芯子的社火活動,深得村民的支持,群賢運籌,廣集良策,將原模擬的五十根芯子,去粗取精,篩選為三十根,由老街門肖致仁掌爐錘鍊,規模性的鐵芯子陣容脫穎而出,轟動當時。終因軍閥混戰,社會黑暗,兵荒馬亂,苦役繁重,加之瘟疫,蝗蟲等自然災害,連年不斷,民不聊生,十室七空,樂無從談,社火未得充實發展。直至民國,政局稍穩,農業豐收,民心思樂,一九三三年二月初二,我村耍了歷史獨具規模的下場子社火,當時車水馬龍,其景空前,其後的三十六年期間,抗日烽火點燃,建國初百廢待興,政治運動頻繁,階級鬥爭不斷,文革期間四派性角逐。為合民心,促進團結於一九六八年二月初五又一次“下場子”耍社火,觀眾十萬有餘,漫坡遍野,群情激憤,出現了高壓政治下的自然輕鬆。此次舉動,泯滅了派性的怨仇,增強了村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了生產的正軌發展,基於此種特殊因素,肖家坡村民特將“社火”更名為“社合”。

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後,中央大政轉移,經濟建設駛入快車道,政局穩定,國強民富,盛世空前,肖家坡村民耍社火的激情多次迸發,於一九八四年正月二十五、一九九零年二月初六、一九九七年二月初四、二零零八年正月二十五、二零一二年正月十五連續耍了五次大型社火。期間過街社火,應邀外出會演不計其數。

肖家坡村社火史

清間興起,民國發展,建國後日臻完善,改革開放達到鼎盛。概而論之,其特點為:

凡耍必大,大則貴合,五社共聚,且商且讓,設立總局,拍案統籌,有條不紊。

策劃到位,有章可循。老者方陣,作為先導;兒童儀仗,富有生機;巾幗旗林,颯爽英姿;白衣天使,步履矯健;民兵執勤,護衛疏流,縱有縱列,橫有橫陣。

弘揚傳統,時推新意,突出政治,崇尚文明。

不拘一格,劇目多樣,重視細節。相得益彰,精彩拐子,媲美竟艷。景致無限,使人留戀。

肖家坡村社火藝術性起點高,隨之博取的知名度也高,不僅傳承了傳統藝術,也起到了振奮精神,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推動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的作用,具有傳承發展的必要性和重點保護的價值。

1.

凡耍必大,大則貴合,五社共聚,且商且讓,設立總局,拍案統籌,有條不紊。

2.

策劃到位,有章可循。老者方陣,作為先導;兒童儀仗,富有生機;巾幗旗林,颯爽英姿;白衣天使,步履矯健;民兵執勤,護衛疏流,縱有縱列,橫有橫陣。

3.

弘揚傳統,時推新意,突出政治,崇尚文明。

4.

不拘一格,劇目多樣,重視細節。相得益彰,精彩拐子,媲美竟艷。景致無限,使人留戀

肖家坡村社火藝術性起點高,隨之博取的知名度也高,不僅傳承了傳統藝術,也起到了振奮精神,凝聚人心,促進和諧,推動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的作用,具有傳承發展的必要性和重點保護的價值。

以前的社火總局,設有“村官”一職,頭戴紗帽,身著七品官服,足蹬朝靴,坐乘四抬官轎,前有龍鳳旗,師爺,差役,全掛執事,各執行具,鐵索,有開道鑼兩幅,萬人傘兩頂,逥避牌兩面,號炮若干,大旗六十多人。後以冊繁就簡除去“村官”一職,以不同時期不同的時令口號牌置之,號炮以儀仗隊代之。

總局及其所居的五社都有各自醒目的標誌牌匾,橫額,社旗還有鑼鼓隊,旗幡等常規陣容。另外各社因芯子的造型品類各異而決定戲劇種類所涉及的道具均有所不同。芯子的名稱有門帘,花樹棍,塔,鏡,上大刀,劍,鞭,傘,下大刀,槍,戟,虧,錘,草帽,扇子,背大刀,香爐,雙劍,斗,太極圖,單劍,印盒,百盒,犁,槍桿,花瓶等八十多件道具。通過這些道具的使用,從上,下,左,右,前,後不同的角度,把古典文學,戲曲,神話,影視中某些重要角色活靈活現地再塑了啞巴雜耍的獨特形象,把這一特殊表演藝術推到了最高境界。

在社火行列中,首當其衝的就是鑼鼓隊。肖家坡村鑼鼓基鼓鑼,鐃三大類型。鼓分指揮鼓,高,中,低桶鼓;鑼有貢鑼,雲鑼,鬧鑼;鐃有大小之別。敲奏音節多有“十遍鼓”,“秧歌曲”,“雄雞報曉”,“砸老社”等譜系。

社火活動

日間活動

芯子是先輩們在民俗文化娛樂中一部獨特的表演藝術,由背芯子逐步演繹成鐵芯子,由人力肩扛到以車代勞,都是由低級向高級形成的進化,以至涉及電動、機械等先進設備的運用,無一不表明肖家坡社火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又不斷加深了更新的理念。肖家坡社火是方圓百里之內社火藝術上的代表作,是其他任何地區無法較勁媲美的。兩個人物,你上我下,能把文武英賢般之事;三根鐵棍,彼長此短,可裝刀槍箭戟楊之型。定可見證肖家坡村的社火的奇特、懸妙之精緻。

下場子這個概念,唯獨是肖家坡村的社火稱得起、做得到,沒有足夠五、六十畝地,即4萬平方米的場地示展不開的。對於其他任何村寨的社火對肖家坡村而言,僅屬於過街社火。肖家坡村的下場子社火可稱獨攬風騷。現場搭建的總局檢閱台和五個分局的換裝台均勻分布在場地周圍,現場表演的有剪子棍、太子游四門、龍擺尾等圖形。

平頭桌:用行話來說也叫亮箱底,一場可抬出250多桌,沒有相當雄厚的劇裝、道具和充足的人力是無法布局如此龐大陣容的。

桌活:肖家坡村社火區別於其他村寨的社火,除了聲勢浩大的下場子,當場換戲的絕活、桌活又是一道風景線,在現場各分局換裝台前必須有桌活的布置,書屏字畫,精雕古玩與一體供遊客欣賞的擺設品。無不使人驚嘆、流連忘返、拍手稱絕。另外擺設各社相互贈送的禮品。後台是緊鑼密布的換裝作務區,最長不到一個鐘頭,整體芯子換戲換裝。如門帘芯子由三對面換作二進宮,草帽芯子打柴勸弟換作賣油郎獨占花魁。

1.

芯子是先輩們在民俗文化娛樂中一部獨特的表演藝術,由背芯子逐步演繹成鐵芯子,由人力肩扛到以車代勞,都是由低級向高級形成的進化,以至涉及電動、機械等先進設備的運用,無一不表明肖家坡社火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又不斷加深了更新的理念。肖家坡社火是方圓百里之內社火藝術上的代表作,是其他任何地區無法較勁媲美的。兩個人物,你上我下,能把文武英賢般之事;三根鐵棍,彼長此短,可裝刀槍箭戟楊之型。定可見證肖家坡村的社火的奇特、懸妙之精緻。

下場子這個概念,唯獨是肖家坡村的社火稱得起、做得到,沒有足夠五、六十畝地,即4萬平方米的場地示展不開的。對於其他任何村寨的社火對肖家坡村而言,僅屬於過街社火。肖家坡村的下場子社火可稱獨攬風騷。現場搭建的總局檢閱台和五個分局的換裝台均勻分布在場地周圍,現場表演的有剪子棍、太子游四門、龍擺尾等圖形。

2.

平頭桌:用行話來說也叫亮箱底,一場可抬出250多桌,沒有相當雄厚的劇裝、道具和充足的人力是無法布局如此龐大陣容的。

3.

桌活:肖家坡村社火區別於其他村寨的社火,除了聲勢浩大的下場子,當場換戲的絕活、桌活又是一道風景線,在現場各分局換裝台前必須有桌活的布置,書屏字畫,精雕古玩與一體供遊客欣賞的擺設品。無不使人驚嘆、流連忘返、拍手稱絕。另外擺設各社相互贈送的禮品。後台是緊鑼密布的換裝作務區,最長不到一個鐘頭,整體芯子換戲換裝。如門帘芯子由三對面換作二進宮,草帽芯子打柴勸弟換作賣油郎獨占花魁。

夜間活動

從整局看是統一的,但具體到各社之間都有明顯的分工,各自有著不同的表演內容,如獅子、龍燈、旱船、竹馬、大頭娃、魚鱉海怪應有盡有。造型有名堂,表演有特點,盛大的場面,更其渲染了節日的氣氛,充分顯示著村民的愉悅之情。

肖家坡村一般為十年一大耍,五年一小耍,大耍必大規模且整體合一,大耍必耍三天,第一天為踩場子(預演)第二天為大耍(正式表演),第三天封神(平頭桌)。

蕭家坡村社合總局

2014-2-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