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實驗國小

肇慶實驗國小

在2010年“第五屆全國中國小勞技教育創新作品邀請賽暨全國優秀青少年創新人物評選”活動中,實驗國小是這次獲獎最多學校,共有一金、七銀、兩銅十個獎牌,黎永祺老師被評為全國中國小勞技教育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獲得這樣優異成績在全國乃是曲指可數的。成績取得與該校“開展常態活動, 讓學生多實踐” 的工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實驗國小在這方面的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在學校的組織下,通過參與科技、勞技等各種活動和培訓輔導,親自動手、動腦製作自已喜歡作品,在老師指引下把所學知識運用在自已作品之中,在實踐中體驗製作過程。成功、失敗的體驗最能鍛練學生的意志,也是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基本信息

搭建平台初見成效

2010年該校學生參加第五屆全國中國小勞技創新作品大賽榮獲一金七銀兩銅的好成績。
學校培養學生理念:我們相信,即使是一個平庸的孩子,在陽光下也會變得鮮活起來;我們堅信,即使是不完美的創新,也比最完美的守陳偉大一百倍。
廣東省肇慶市實驗國小是一所規模大、環境美、管理優、質量高的學校,學校先後被評為端州區德育名校、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作為一所視窗學校,在不斷的求索與實踐中,他們深切的感受到:要想做教育的領跑者,必須吸納新的元素,尋求新的教育亮點。他們的思路是:遵循黨的教育方針,貫徹執行上級主管部門課改有關要求,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育人。為此,學校立足於“要把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作為學校的教育特色。
“完善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教育,提高學校科學教育質量,使中小學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學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與方法,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
一所學校能否很好地開展科技教育,關鍵在學校育人理念,領導能否把科技教育納入到學校的整體教育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實驗國小陸宗遠校長引用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顧志躍《科技教育的理念和內涵》“科技教育不是簡單的科技知識技能的普及教育,還包括對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過程的了解,對科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因此要全面關注受教育者多方面的發展。”指出:科技教育絕不是局限與科技課、電腦課等學科教學,也不是儘量多教給孩子知識或獲得幾項獎項。科技教育應融於全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涵蓋各學科,它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塑造學生真、善、美的人格品質。為了學校更好的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學校教育特色建設。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經過反覆研究,成立了“肇慶市實驗國小科技創新培養中心”。
明確成立“肇慶市實驗國小科技創新培養中心”的目的是:擴大科技輔導員教師隊伍、擴大學生的培養規模、擴大在學校的影響力,著力提高該校學生綜合素質和科技素養
1、把握好學校科技教育工作的切入點,打造一個好的育人環境和優秀、團結的輔導員隊伍。
2、堅持以人為本,全力抓好新形勢下科技教育工作,強化基礎,切實增強學校科技教育工作吸引力,突出重點,切實增強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強化措施,切實增強推進訣校科技教育工作的合力,積極建立校內外科技教育活動體系。
3、充分發揮各類科技競賽的導向作用,積極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交流平台。
4、充分發揮各年級班主任的作用,將科技滲透到學科教育當中、推進實驗國小科技教育活動常態化,努力開創我校科技教育工作新局面。
通過“科技創新培養中心”的平台近年來,給我校帶來令人稱奇的變化,科技教育的有形資產正逐漸轉化為無型資產,科技特色更加鮮明,學校先後在國家級、省、市等級獲獎共有61人次,其中2010年該校學生參加第五屆全國勞技大賽榮獲一金七銀兩銅的好成績,多次獲廣東省級、肇慶市級的獎項,多名老師的科技論文在廣東省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徵集活動中獲獎。學校也曾先後多次獲得端州區級的各類科技創新比賽的一等獎,多次被評為肇慶市的科技發明獎優秀組織獎等榮譽稱號;2010年該校評為“肇慶市科技教育先進單位”,學校的“機器人創新競賽”項目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的審核,並得到了廣東省科技廳的基金扶持。
該校的“科技創新培養中心”成立以來,科技教育工作已經成為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通過校園科技景觀建設增強學校科普氛圍,把科學精神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把科學態度、科學方法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把科學行為習慣細化到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科技意識,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目標,積極開創新的特色項目,努力構建科技特色項目多元化的格局。充分發揮科技教育特色示範校的輻射功能,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能力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服務,為學生良好個性特長的有效發展提供良好平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