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穎師彈琴歌

此詩是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時聽穎師彈琴後所作,描摹了穎師美妙絕倫的琴聲,讚嘆了他的高超的琴藝。

作者

李賀(790~816),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

背景

此詩是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時聽穎師彈琴後所作,描摹了穎師美妙絕倫的琴聲,讚嘆了他的高超的琴藝。詩中描繪琴聲時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有以聲喻聲的“雙風語”、“敲水玉”,還有以“挾劍赴長橋”的武藝、“浸發題春竹”的書藝來喻琴藝使人耳目一新。又有運用通感的手法,以視覺寫聽覺。用“別浦雲歸”、 “芙蓉葉落”、“秋鸞離”來形容琴聲的清悠優美,以越王夜遊天姥,仙女騎鹿渡河形容琴韻的輕盈飄逸。更見匠心獨運,令人嘆為觀止,通感的運用使詩作靈感激盪,意趣橫生,韻味深長。 出神入化,想落天外。

正文

別浦雲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芙蓉葉落秋鸞離,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娥眉牽白鹿。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題春竹?
竺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
古琴大軫長八尺,嶧陽老樹非桐孫
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暫別龍鬚席。
請歌直請卿相歌,奉禮官卑復何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