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選手

職業選手

職業選手,作者張永忠,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描述的是隨著信息科學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長足進步以及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信息已成為人類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如何獲取信息、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已經成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技能,是否善於獲取信息、掌握信息往往是影響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基本信息

主要內容

職業選手,世界上的公司只有兩類團隊,一類是職業團隊,一類是業餘團隊。職業團隊擁有職業選手,他們以專業、商業和敬業的職業素質提供一流的產品與服務,在市場競爭中所向披靡。業餘選手成為職業選手這個過程就是職業化過程。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職業選手——我們的職業追求

人的素質決定企業的未來

職業化就是競爭力,競爭的關鍵是人的職業素質的競爭

職業化就是生產力,雇用有職業素質的人,企業的無效勞動才會減少,效率才會提高

職業化就是執行力,執行是要結果的行動,職業化的態度與技能是執行的保證

職業選手與業餘選手的四大不同

態度上:業餘選手做事馬虎,漏洞百出;職業選手做事認真,少有差錯

專業上:業餘選手以業為樂,淺嘗輒止;職業選手以業為生,永無止境

商業上:業餘選手以自我為中心,有自戀情結;職業選手以客戶為中心,有商人思維

敬業上:業餘選手消磨時光,碌碌無為;職業選手惜時如金,日夜兼程

職業化的三個標準:專業、商業、敬業,學習姚明好榜樣

第二部分 專業技能——職業人的生存之本

專業是我們的“看家本領”

這是一個“用錢買專業”的社會,沒有專業,就沒有僱傭關係的存在,專業是謀生的手段,專業是職業化的底線

專業水平,決定了你做出什麼樣的結果,結果的價值決定了你有什麼樣的人生,所以專業決定人生

專業的三個內涵和三個標準

專業的三個內涵:知識、技能和態度,態度決定一切

專業的三個標準:精、高、快

如何成為專業選手?

一個人:鎖定目標,專注重複,千百次地把事情做對,就是專業

兩個人:教會徒弟,成就師傅;教會別人,成就自己

一群人:專業合作,成長最快:團隊優勢互補的合作中,專業水平得到最快提高

第三部分 商業交換——職業人的信託責任

職業哪裡來?

交換產生商業,商業產生職業

信任才有託付,受託才有責任

僱傭是一種契約,信守承諾,絕不違約就是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是職業化的核心

契約是有形的,更是無形的,對無形的契約的信守,更能體現你的職業水平

契約精神的表現是自覺、負責和公平

如何樹立契約精神,

觀念上,要像商人一樣經營自己,先付出,後索取,你得到的是持續的利益

行動上:“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是契約精神最標準的體現

第四部分 敬業精神——職業人的第二生命

澄清對敬業的兩種誤解:“忘我”和“熱情”不一定是敬業

什麼是真正的敬業?敬業是一種絕對精神

絕對精神是單向的,只願付出,不圖回報

把職業看成自己的第二生命,他們像熱愛生命一樣,熱愛自己的職業

敬業是一種內心的安寧,當我們像溫斯頓一樣,把工作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

如何做到敬業呢?

提升自己的快樂指數,每個人都應當給自己的職業找一個快樂的理由

崇尚自己的職業,把護士稱為“白衣天使”就是給職業賦予了一個美麗的價值

第五部分 法制觀念——職業人的道德訓練

兩大“違法現象”,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企業中,讓我們警鐘長鳴

侵犯商業機密

行賄受賄

向世界級公司GE學習職業化,用制度消除員工犯錯誤的機會

GE的職業化:不能與公司利益發生衝突

傑克·韋爾奇的最後忠告:誠信是職業化的根本

案例剖析:中國企業常見的十大不職業化行為

案例分析:公司員工不職業化十大行為

案例總結:《公司員工職業化十要十不要》

案例分析:管理者不職業化的十大行為

案例總結:《管理者職業化的十要十不要》

你主張什麼,員工就會遵守什麼:總裁對員工職業化的六項主張

主張客戶至上,反對權力至上

主張價值互換,反對利用討好

主張公開透明,反對暗箱操作

主張追求卓越,反對打壓員工

主張求真務實,反對弄虛作假

主張說話算數,反對朝令夕改

第六部分 角色轉換——“九九歸一”職業思維訓練法

別人和自己是兩回事:他是他,我是我,人與人不同,永遠把握好我自己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比爾·蓋茨告訴我們“不要先改造,只能先適應”

有些事情沒有可比性,人格是平等的,崗位價值卻有高低之分

功勞和苦勞是兩回事:苦勞值得同情,功勞才值得讚美

苦勞值得同情,同情可以讓我們釋放壓力,但是不能夠給我們自信,能夠讓我們自信的只有業績

IBM的起死回生告訴我們,對功勞的尊重就是職業態度,對苦勞的感謝就是討好文化

批評和表揚是兩回事:接受表揚,不等於不能接受批評,

表揚可以,批評不可以,是不成熟的職業心態,說明一個人成長的空間到了“天花板”

因為被表揚了,就不能夠受批評,把表揚當成不能接受批評的理由,是影響個人職業化成長的錯誤邏輯

過去和現在是兩回事:過去不能夠代表現在。現在也不一定預示著你的未來

無論你過去多么輝煌都挽救不了現在你的平庸,無論你過去多么默默無聞也不能夠阻擋你今天的成功

感情和原則是兩回事:感情歸感情,原則歸原則,絕不拿原則換感情

黃健翔“失聲事件”說明了什麼?

公司中情感與原則間的“六大難題”

公事和私事是兩回事:公是公,私是私,公私不分是江湖恩怨的禍根,

員工的是員工的,公司的是公司的,使用可以,但是一定要付費

私生活是自己的,向別人過分地表露私生活,就是干擾他人的工作

領導和朋友是兩回事:“哥們兒”是“哥們兒”,領導是領導,職場上要嚴肅一些

向劉國梁和孔令輝學習,做好領導和朋友

無論他過去是你多好的朋友,但是他現在是領導,你就必須把他當領導

親屬和同事是兩回事:公司裡邊沒有“家裡人”,都是職業者,中國家族企業的興衰取決於職業化

家族企業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家族成員擺不正自己的位置,以及我們把家族企業太當回事

家族企業職業化應當從董事長做起,在公司主張“生人文化”,教育好自己的家族成員做好自己的事,告訴公司的職業經理人按照制度去執行

商業和友誼是兩回事: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親兄弟明算賬。熟人最好不做生意

最好不要把商業夥伴當成好朋友,商業就是商業,朋友就是朋友,用友情作商業,最後商業不是商業,朋友不是朋友

朋友之間最好不做生意,如果一定要做,必須遵守商業規則,否則朋友容易成仇人

第七部分 六項修煉——職業人的行為訓練

職業化是可以訓練出來的:訓練需要付出,不訓練付出更多,職業化從最容易的地方開始做起

人性不好改變,但是環境很好改變,用環境去制約不職業化的行為

多數人不好改變,但是少數人很好改變,少數人可以成為職業化的典範

社會不好改變,但是企業很好改變,企業要成為社會文明與進步的引領者

職業化的六項修煉

崗前培訓:寧可晚上崗7天,也要做好崗前職業培訓

入職儀式:讓員工的職業化從“第一次”感動開始

內部證書制度:建立一個讓員工自覺

公司職業化憲章:一個團隊需要職業化的行為準則,一家公司需要職業化的最高綱領

第八部分 身心健康——職業人的氣質訓練

職業心理——沒有成熟的職業心理,就沒有成功的職業生涯

影響員工職業心理的五大因素:業績、領導、收入、環境和客戶

如何調解職業心態的五大秘籍:想清楚,找方法,不卑不亢、歡迎檢查,做業績

職業保健——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生命的質量

職業人英年早逝為我們敲響了生命的警鐘:中國的企業家真的很累!

職業化的意義在於提高生命的質量:不要忘記為什麼工作

做好職業保健,延長職業生命:生命是短暫的,事業才是長久的

後記 職業經理人在哪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