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資格

職業資格

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準。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係公共利益的專業(工種)實行準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準。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鑑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業資格通過學歷認定或考試取得。執業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職業資格是對個人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專業技術資格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主管,職業技能鑑定考試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主管。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

基本信息

從業資格

從業資格是政府規定專業技術人員從事某種專業技術性工作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準;

執業資格

執業資格是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係公共利益的專業技術工作實行的準入控制,是專業技術人員依法獨立開業或獨立從事某種專業技術工作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準。

證書

職責分工職業資格分別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通過學歷認定、資格考試、專家評定、職業技能鑑定等方式進行評價,對合格者授予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是國家對申請人專業(工種)學識、技術、能力的認可,是求職、任職、獨立開業和單位錄用的主要依據。職業技能鑑定勞動部負責以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鑑定和證書的核發與管理(證書的名稱、種類按現行規定執行)。開展職業技能鑑定,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的一項戰略措施。它對於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人力資源市場的建設以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養技能型人才,促進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複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只要從事國家規定的技術工種(職業)工作,必須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方可就業上崗。職業資格準入分類
職業資格5個級別的證書樣本圖
職業無貴賤之分,但有難易,社會責任大小之分,因此國家會採取職業資格準入制度。職業資格證書簡單可分為註冊類資格(註冊會計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安全員),執業類資格(執業醫師,執業律師,大法官,大檢察官,執業中醫師,執業護士,公務員),許可類資格(教師證,鉗工證,焊工證,證券從業類,保險類)。其他未特彆強調的可參照相關行業的職業資格,或無一定的職業資格要求(農民,撿垃圾,掃馬路)。不同類的職業資格準入取得方式不同,有的要求必須通過全國性統一考試,有的無要求。有的甚至要求取得資格證書前必須在相關行業類從內從事相關工作一定的時間(律師,醫師)國家職業資格等級初級技能(五級),中級技能(四級),高級技能(三級),技師(二級),高級技師(一級)。等級結構及標準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規定,國家職業資格分為五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技能、中級技能和初級技能。其框架結構如下: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國家職業標準制定技術規程》的規定,各等級的具體標準為:
國家職業資格五級(初級技能): 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常規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中級技能): 能獨立完成本職業的重要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三級(高級技能): 能完成較為重要複雜的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師): 完成較為非常規性的工作
國家職業資格一級(高級技師): 完成本職業的各個領域複雜的、非常規性的工作
根據實際情況,有些職業可不設立高等級或低等級。專業技術資格等級取得中級技能(中級工)資格,相當於技術員待遇;  取得高級技能(高級工)資格,相當於助理工程師待遇;  取得技師資格,相當於工程師待遇;  取得高級技師資格,相當於高級工程師待遇。職業資格的分類(一)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確定了實行就業準入的87個職業目錄。分別是:車工、銑工、磨工、鏜工、組合工具機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鑄造工、鍛造工、焊工、金屬熱處理工、冷作鈑金工、塗裝工、裝配鉗工、工具鉗工、鍋爐設備裝配工、電機裝配工、高低壓電器裝配工、電子儀器儀表裝配工、電工儀器儀錶轉配工、機修鉗工、汽車修理工、機車維修工、精密儀器儀表維修工、鍋爐設備安裝工、變電設備安裝工、維修電工、計算機維修工、手工木工、精細木工、音響調音員、貴金屬首飾手工製作工、土石方機械操作工、砌築工、混凝土工、鋼筋工、架子工、防水工、裝飾裝修工、電氣設備安裝工、管工、汽車駕駛員、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化學檢驗工、食品檢驗工、紡織纖維檢驗工、貴金屬首飾鑽石珠寶檢驗員、防腐蝕工。(二)農林牧魚水利業生產人員 動物疫病防治員、動物檢疫檢驗員、沼氣生產工(三)商業、服務業人員 營業員、推銷員、出版物發行員、中藥購銷員、鑑定估價師、醫藥商品購銷員、中藥調劑員、冷藏工、中式烹調師、中式麵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麵點師、調酒師、營養配餐員、前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保健按摩師、職業指導員、物業管理員、鍋爐操作工、美容師、美髮師、攝影師、眼鏡驗光員、眼鏡定配工、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家用電器產品維修工、鐘錶維修工、辦公設備維修工、養老護理員(四)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 秘書、公關員、計算機操作員、製圖員、話務員、用戶通信終端維修員、速錄師。

其他資格

從業資格

從業資格的確認及其證書的頒發工作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會同當地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實施,通過學歷認或考試取得。一般來說,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都可以確認其從業資格:①具備本專業中等專業學校畢業以上的學歷、見習一年期滿,經單位考核合格者。②已經擔任本專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或通過考試取得初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經單位考核合格者。③在本專業崗位工作並取得國家或國家授權部門組織的從業資格考試合格者。

執業資格

執業資格的確認及其證書的頒發工作都由國務院勞動人事行政部門綜合管理,必須經考試合格才能取得,報才條件、考試內容、考核標準則因不同的專業而略有差異。我國已經完全建立了執業資格制度的共有16個專業,其中,7個專業實行註冊制度。註冊是對專業技術人員執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未經註冊者,不得使用相應名稱和從事有關業務。實行註冊制度的7個專業為:註冊律師、註冊會計師、註冊建築師、註冊拍賣師、註冊監理工程師、註冊資產評估師、註冊房地產估價師。其他9個實行執業資格證書的專業是:教師、醫師、藥師、護師、統計師、會計師、法律顧問、造價工程師、國際商務師。今後,隨著職業資格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必然還會有更多的專業建立起執業資格制度。執業資格的註冊管理機構為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審核、註冊,並報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備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負責對註冊工作的監督、檢查。申請執業資格註冊,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①已經取得《執業資格證書》;②遵紀守法,具備職業道德;③經所在單位考核合格;④身體健康,能堅持工作。如果是再次註冊者,還應取得知識更新和參加業務培訓的證明。

專業技術資格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評價和證書的核發與管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是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稱為專業技術資格。職稱分為初級職稱(員級,助理級)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副高級,正高級)。

相關規定

從業資格的取得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確認從業資格:(一)具有本專業中專以上學歷,見習—年期滿,經單位考核合格者(二)按國家有關規定已擔任本專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或通過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初級資格,經單位考核合格者(三)在本專業崗位工作,經過國家或國家授權部門組織的從業資格考試合格者

執業資格的取得

執業資格通過考試方法取得。參加執業資格考試的報名條件根據不同專業另行規定。執業資格考試工作由人事部會同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按照客觀、公正、嚴格的原則組織進行。執業資格考試由國家定期舉行。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統一時間,所取得的執業資格經註冊後,全國範圍有效。凡符合規定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均可報名參加執業資格考試。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擬定、培訓教材的編寫和命題工作,並組織考前培訓和對取得執業資格人員的註冊管理工作。培訓要堅持考培分開、自願參加的原則,參與考試管理工作的人員不得參與培訓工作和參加考試。人事部負責審定考試科目、考試大綱和審定命題;確定合格標準;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執業資格考試的有關工作。各地人事(職改)部門會同當地有關業務部門負責本地區執業資格考試的考務工作。

與學歷的區別

職業資格與學歷文憑不同,學歷文憑主要反映學生學習的經歷,是文化理論知識水平的證明。職業資格與職業勞動的具體要求密切結合,更直接、更準確地反映了特定職業的實際工作標準和操作規範,以及勞動者從事該職業所達到的實際工作能力水平。

學歷的概念

學歷指一個人的學習經歷。同等學歷指具有與某級教育相同層次的學歷或者獲得同級教育但非同一學科、專業的畢業證書包括相應的學位 。例如,一般認為,我國中等專業學校或者職業高中的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具有同等學歷。同等學歷的概念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具有參考意義。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經常出現的同等學歷考生跨學科、專業報考碩士生、博士生;在學位工作中出現的非本學科、專業畢業的同等學歷申請者跨學科、專業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等。此外,在職業資格考試的報考條件中也會經常出現同等學歷的概念。凡持有國家教育部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的考生,均屬同國家教育部規定: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者經兩年(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或兩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者,可以報考碩士生,招生單位可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具體的業務要求。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兩者應按報考學校的要求出具證明自己同等學力水平的材料,經報考學校審核符合要求發給准考證。經初試通過後,如準許參加複試,都還要加試考試科目。

學力的概念

在職業資格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經常會碰到同等學力與同等學歷的問題,學力是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簡稱,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的能力。同等學力一般是指學習經歷不同,但在知識水平和學力能力方面達到同等程度的人員。同等學力的概念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經常出現,通常指申請學位者或報考研究生的考生,雖然沒有大學本科或者碩士生、博士生學歷 包括獲得相應的學位 ,但通過自學或其它途徑達到了相當於大學本科或碩士生畢業以及博士生申請論文答辯時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也就是說,同等學力是非本科、碩士生畢業者報考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不具備碩士生、博士生學歷的人員申請碩士和博士學位時的必要條件。在我國,同等學力資格須經申請人所在單位證明以及接受其報考或申請單位的審核。

資格證書

經資格考試合格的人員,由國家授予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作用資格證書是證書持有人專業水平能力的證明。可作為求職、就業的憑證和從事特定專業的法定註冊憑證。有效範圍資格證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有效。分類資格證書包括《從業資格證書》和《執業資格證書》。證書由人事部統一印製,各地人事(職改)部門具體負責核發工作。

登記制度

執業資格實行註冊登記制度。註冊是對專業技術人員執業管理的重要手段。未經註冊者,不得使用相應名稱和從事有關業務。註冊管理機構國務院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為執業資格的註冊管理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審核、註冊,並報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備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職改)部門負責對註冊工作的監督、檢查。取得《執業資格證書》者,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到指定的註冊管理機構辦理註冊登記手續。逾期不辦者,執業資格證書及考試成績不再有效。執業資格註冊的條件申請執業資格註冊,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二)取得《執業資格證書》(三)身體健康,並能堅持在相應的崗位工作(四)經所在單位考核合格。 再次註冊者,應經單位考核合格並取得知識更新、參加業務培訓的證明。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確定必須由取得執業資格的人員充任的關鍵崗位及工作規範,並負責檢查監督關鍵崗位的執業人員上崗及執業情況,對違反崗位工作規範者要進行處罰。對已在須由取得執業資格人員充任的關鍵崗位工作、但尚未取得《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要進行強化培訓,限期達到要求。對經過培訓仍不能取得執業資格者,必須調離關鍵崗位。

處理原則

人社部負責人介紹,對於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資格,如果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係並不密切,或者自身不宜採取職業資格方式進行管理的,將建議按程式提請修改法律法規後,予以取消。根據下一步的清理計畫,國務院行業部門、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學會自行設定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原則上予以取消,確實需要保留的,經過批准後,納入國家統一的職業資格制度管理。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由政府部門制定職業標準和評價規範,具體認定工作逐步移交給行業協會、學會承擔。2014年的6月和8月,國務院分兩批取消了58項中央部門設定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包括房地產經紀人職業資格許可等。到2015年將基本完成取消職業資格許可事項的工作,職業資格考試太多、證書太亂的現象有望改變。

相關事件

《中國青年報》)報導,國務院2014年11月取消了房地產經紀人、註冊稅務師等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1994年,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作為科學評價人才的一項制度,被寫入勞動法。此後,各類職業資格證書應運而生,並催生了各種培訓熱、考證熱。職業資格證書,本是職業能力的一種外在憑證;但是,因為,職業資格許可的隨意,職業資格證書的泛濫,以及考證熱的形式化,職業資格證書的意義也正在失去——即便擁有了更多的資格證書,也很難證明自己,也很難被用人單位相信,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當然也並不一定意味著具有了相應的職業能力。此時,職業資格證書就給人以雞肋之感——雖然沒有什麼大用,但是上崗需要,而且水漲船高,如果沒有職業資格證書又不行。於是,職業資格考試一直很熱,而且處於一種盲目的考試熱中。對職業資格許可和證書進行規範,它可以逐漸剝離職業資格考試中種種附加的利益,讓職業資格考試變得更純粹一點。當職業資格考試泛濫,並成為一種考試經濟時,很多職業資格證書只不過是一些部門、行業和協會硬生生製造出來的謀利道具,根本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各個部門、行業和協會為了自身的利益,依然熱衷於不斷設定更多的資格證書,並將其哄抬到上崗必需的重要程度。其實,這種職業資格許可與職業證書,完全是一種自身資源的尋租和兌現,除了讓這些部門、行業和協會賺得盆滿缽滿外,只能徒增考生與從業者的負擔。所以,規範職業資格證書的另一個好處是,它也可以給那些盲目考證的考生減壓,讓他們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專業的學習上,而不是證書的獲取上。換個角度看,規範職業資格證書不僅僅是減壓,它還是一種加壓——沒有了直接證明資格能力的職業證書,職業能力如何體現、如何培養?這就需要高等教育有一個落地的過程。一方面,應該擴大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規模。另一方面,必須強調職業能力培養在高等教育中的分量與重要性。一些高校需要順勢轉型,教育理念也需要及時改變。內地取消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2014年11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取消和下放58項行政審批項目,取消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取消19項評比達標表彰項目,將82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調整或明確為後置審批。另建議取消和下放32項依據有關法律設立的行政審批和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將7項依據有關法律設立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國務院將依照法定程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相關法律規定。在本次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中,直接取消的事項多達42項,占72%。包括商業銀行承辦記賬式國債櫃檯交易審批、貸款卡發放核准、個人攜帶黃金及其製品進出境審批、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監控規則審批、保稅工廠設立、跨區域電網輸配電價審核等。本次取消和下放意在降低企業投融資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的信號也非常明顯。其中涉及投資、企業經營45項,占78%;金融類12項,占21%。本次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有26項,其中準入類14項,水平評價類12項,涉及證券、保險、土地估價、公路水運、金融理財等多個專業領域;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有41項,其中準入類1項,水平評價類40項,涉及民航、糧食、農業等領域。本次取消的評比達標表彰項目中,評比類5項、達標類1項、表彰類13項,涉及民族工作、交通運輸、文化、工商、林業、智慧財產權、外匯等多個領域。本次由工商登記前置審批改為後置審批的82個項目,占現有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總數的47%,涉及國務院33個部門和省、市、縣三級政府。涉及多個領域,包括食品生產、流通以及餐飲服務許可,機動車維修和駕駛員培訓服務許可,石油成品油批發零售經營資格審批,從事出版物批發零售許可等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