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指導案例

《職業指導案例》,作者是張帆,由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描述的是“規劃職業生涯”、“訓練職業意識”、“訓練求職技能”和“訓練創業技能”。全書共選取了近300個案例,每一個案例都有詳細的點評,幫助讀者理解、借鑑,通過點評將案例推向普遍,極大地豐富了職業指導的內涵,對學生走好就業和創業之路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 者: 張帆
叢 書 名:

職業指導案例職業指導案例
出 版 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029065 出版時間:2008-08-01 版 次:1 頁 數:236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勵志與成功 > 青少年勵志/大學生指南

內容簡介

職業指導是幫助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現理想就業和創業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大家了解就業形勢和政策,更新就業觀念,掌握求職方法和途徑,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求職就業能力,樹立創業理念,學會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中等職業學校規劃教材:職業指導案例》的案例來自學生就業和創業過程中的一個個較為典型的事例,這些生動鮮活的案例對於沒有親歷過求職擇業的學生來說是寶貴的財富。《中等職業學校規劃教材:職業指導案例》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規劃職業生涯”、“訓練職業意識”、“訓練求職技能”和“訓練創業技能”。全書共選取了近300個案例,每一個案例都有詳細的點評,幫助讀者理解、借鑑,通過點評將案例推向普遍,極大地豐富了職業指導的內涵,對學生走好就業和創業之路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中等職業學校規劃教材:職業指導案例》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習,也可作為社會求職者和創業者的參考用書。

目錄

第一部分 規劃職業生涯
案例1 上崗之前先交費
案例2 高薪誠聘有貓膩
案例3 花言巧語迷人眼
案例4 這樣的就業誰之過
案例5 讀技校真的有用嗎?
案例6 磨刀不誤砍柴工
案例7 因未參加社會保險引發的辭職爭議
案例8 職工辭職,人財應該兩清
案例9 辭職沒有額外附加條件
案例10 這樣的生活條件能忍受嗎?
案例11 同工卻不同酬
案例12 遇到這樣的上司怎么辦?
案例13 這樣混下去行嗎?
案例14 跳槽也要隨大流嗎?
案例15 躲避頂崗實習能長久嗎?
案例16 追星的小趙
案例17 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線
案例18 做好你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19 擺正位置往前沖
案例20 這樣立即辭職行嗎?
案例21 勇於從基層做起
案例22 技能、規矩、心態,一樣都不能少
案例23 吃苦鋪就成功路
案例24 步入企業,我的態度就是“學學學”
案例25 請珍惜你的第一份工作
案例26 試用期未簽勞動契約
案例27 花言巧語騙錢財
案例28 實地考察不可少
案例29 他憑藉智慧和勇氣求職成功
案例30 小企業里能做大事情
案例31 耐心與韌性
案例32 她應該轉行嗎?
案例33 他為什麼煩惱?
案例34 初涉職場時遇到的尷尬
案例35 不要怪擴招
案例36 調整心態,冷靜擇業
案例37 好的規劃是成功的一半
案例38 要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案例39 如何順利度過試用期
案例40 私營企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案例41 到了應該跳槽的時候了嗎?
案例42 先學會做人,再穩定職業
案例43 高薪的職位還要靠自己
案例44 重新尋找屬於你的“乳酪”
案例45 自我開放做銷售
案例46 獲得高薪之路
案例47 自身價值的提升之路
案例48 通往高薪的金鑰匙
案例49 行銷界的女才子
案例50 做最好的自己
案例51 積累經驗,完善自我
案例52 樂意從基層乾起
案例53 專挑毛病
案例54 應對獵頭
案例55 向著明確的目標前進
案例56 成為不可缺少的人
案例57 不斷充電,才能“穩坐釣魚台”
案例58 自由散漫過了頭
案例59 依賴別人過了頭
案例60 畫一張人生地圖
案例61 自創工作成就感
案例62 融洽人際關係
案例63 找到合適的職位
案例64 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案例65 居安思危,事前防範
案例66 正確應對被“炒”
案例67 不言放棄,事後努力
案例68 先學會做人,再做事
……
第二部分 訓練職業意識
第三部分 訓練求職技能
第四部分 訓練創業技能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案例1 上崗之前先交費
技校文秘專業的畢業生小王在報紙上看到市區內一家信息諮詢公司招收文員後,覺得自己條件合適便去應聘。到了單位後,相關人員對她很滿意,便要與她簽訂契約,並承諾月薪1500元,包午餐,試用期為兩個月。不過契約上卻規定要先交納500元的押金,並解釋說是為了防止員工流動過快,只要員工乾滿試用期就予以返還。見待遇不低,文員崗位競爭又比較激烈,所以小王便急著簽契約,沒有在意押金的事。結果三天后來上班時,公司已人去樓空。
【案例分析】
眼下,常有一些單位打著招聘的名頭騙取錢財。一般來說,這類單位總是常年在網上、報紙上發布“豆腐塊”招聘廣告,求職者前去應聘時,以“上崗費”、“信息費”等各種名頭收錢。當然,為了獲取求職者的信任,這類公司會編造種種“正當”的理由,如收取培訓費、服裝費、信息安全費等變相收取錢財,其騙術相對更隱秘。
先培訓,後上崗:一些公司在招聘時告訴求職者,要上崗得先培訓,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而在求職者交了培訓費、考試費、證書費等種種費用後,公司往往就杳無音信。
不交抵押金,上崗成空談:收取所謂的風險抵押金,不法單位也有種種說辭。為吸引更多的人上鉤,這類非法公司地點通常選在繁華的市中心,規模顯得比較氣派,似乎頗具實力,從而迷惑求職者。
信息費、資料費看似合理:一些單位在招聘中以“按有關規定”名義收取信息費、資料費,撈了一筆錢後便逃之夭夭。
案例2 高薪誠聘有貓膩
小雲是個漂亮文靜的女孩,一心想著靠自己的外在條件找到一份輕鬆的工作。技校畢業後,小雲對招收服裝模特以及品牌代言人或演員的廣告非常關注,得知某演藝公司招收藝員後便前去報名。面對3500元的培訓費用,她有些猶豫。然而公司負責人承諾在一個月的培訓期間會安排學員接拍廣告,“每個廣告的收入至少有5000元”,培訓後的月收入更是過萬。於是她報名參加了培訓。
一個月的培訓很快就過去了,但拍攝廣告的事卻遲遲沒有結果,在小雲的再三催促下,公司才安排了一個讓小雲“無法接受”的廣告,被小雲拒絕了,從此小雲被公司“打入冷宮”,再沒有工作可做,高昂的培訓費用也打了水漂。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