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房托

職業房托

職業房托,就是隨著“炒房團”勃興,如溫州炒房團,滋生了一條專業的項目推介、組團看房、購房產業鏈,一些組織推介會的機構,甚至給內部員工發放補貼,並通知員工把家人帶去,形成人數眾多的“房托族”,營造一種項目火熱的假象。而這些服務人員,成為職業房托。

介紹

職業房托主要在房產開發商推出一些新盤的時候,由開發商安排在售樓現場活動,觀察現場情況,在確定一些人想買房子的時候,搶著認購,哄抬房價。職業房托這一辭彙,是屬於房地產行業中的一個專有辭彙,是房地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帶來的產物,對於開發商來說,職業房托“功不可沒”。

簡介

有些是由售樓顧問變身“職業房托”,主要是在房產開發商推出一些新盤的時候,由開發商安排在售樓現場活動,觀察現場情況,在確定一些人想買房子的時候,搶著認購,哄抬房價。也有職業房托們會在售樓處讓大家不要去買房,寧可生活不便也不要去,為了什麼,為了讓它們的主人等幾年後再來狠賺大家一筆,廣大民眾的血汗錢!還有一些職業房托是隨著政績的認定規則出現的,主要是幫助官員完成考核指標,得到考核分數。

人群

人群:務工者+親朋+代理公司員工

職業房托這種現象很難解釋清楚,一般說來,開發商僱人排隊做“職業房托”還不能算真正的“職業房托”,因為他們沒有參與樓盤的行銷,有的是請親戚幫忙在現場聚人氣,有的代理公司則在開盤當天把別的樓盤的銷售人員抽調過來冒充購房者製造假象。在認籌時,如果購房者看中某套房,那么,就會有人出來一起爭搶;在購房者看定房屋準備計算費用時,另一名售樓小姐殺上來說她的客戶預定了。在這些情況下,購房者往往會因情緒緊張而失去理性,稍不留神,就很有可能被“職業房托”忽悠了。

使用手段

手段:排隊+夸房子好+跟你搶定

當你來到一個熱火朝天的樓盤銷售現場,看到一堆人擠在樓盤的模型旁邊裝模作樣地說:“這個樓盤好啊,住在這裡好,有國小,環境又像公園”。或者在看房巴士上遇到不少業主和買家都在互相交流說自己這房子買得好、買得值的時候,那你就有可能是遇上了“職業房托”了。

在傳統職業房托依舊走俏的同時,網上職業房托也應運而生。一些開發商們雇用網上職業房托(也稱網路槍手)專門在專業網路媒體上製造“輿論”,為房價瘋長煽風點火,加油添醋。作為一名蟄伏在網路上的“託兒”,其主要工作就是在國內各大論壇,通過“移花接木”、“斷章取義”、“乾坤大挪移”等手法,混淆公眾觀點,轉移對高漲的房價不利的言論,表面上很客觀地把開發商樓盤說得恰到好處,但又不是滿口諛詞。開發商給網托們提供的每月固定工資和獎金,主要看網托們在各大論壇上的“能量”大小,若某個“託兒”經常有帖子的點擊回複數能夠得上當日論壇十大熱點文章,那么開發商付給這個“託兒”的工資就越高;其次,對網托的每篇帖子,開發商都會按字數給予一定的獎金。

如何識別

識別一些人是不是“職業房托”的最好方法就是靜心觀察。雖然在樓盤發號現場會比較擁擠,很多人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等候領號,但是只要號發完了,真正想買房的市民絕不會立刻離開現場,他們都會拿著號牌找樓盤的銷售人員問這問那的,或者聚集在一起討論樓盤。而一些受僱用的“職業房托”則不然,他們不會參與額外的活動,一旦領取了號牌,完成了“任務”,他們會立刻離開現場,完事了就拿錢走人,完全是一種職業表現。

負面影響

職業房托與醫托,藥托等一些托的出現,是社會中的一種不文明現象,是一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腰包,利用坑蒙拐騙手段而做出的非法勾當,對社會的發展起著負面作用。

伎倆

1. 職業房托伎倆一: 開盤就賣完。 再好賣的小區,也不可能一搶就就能搶完的, 所以說開盤第一天就搶空那肯定是假的。 潛規則往往是,一大部分捏在房地產銷售部門和外掛的銷售公司員工手裡,另一部分掛在有關係的中介手裡,還有一些掛在房產公司利益輸送的各部門或者老闆的關係戶手裡。 這些人就是高速公路的收費站,買它們手裡的房,過路費是難免的。這是當年房子好賣時的普遍現象,絕非個別的。

2. 職業房托伎倆二: 連夜排長隊。 有些樓盤故意不進行訂金式定購, 而是讓你開盤那天去排隊, 製造緊張氣氛。 呵呵, 其實去排的一大半是員工和中介

3. 職業房托伎倆三:就剩這幾套了。這叫捂盤。 這種現象, 你千萬別慌, 留個電話, 跟售樓處說有好一點的再通知我, 耐心等, 99%有人給你電話

4. 職業房托伎倆四: 內部員工房。 呵呵, 哪那么多內部房, 員工是員工, 房嘛, 還是外部房。

5. 職業房托伎倆五: 還沒開盤, 留個電話通知你。 呵呵,別留, 記住, 電話號碼收集多了是可以賣錢的。

6. 職業房托伎倆六: 什麼叫x順位, 就是排了肯定能買到, 我三順位不也排到了嘛?

7. 職業房托伎倆七:冤枉的溫州人, 其實溫州炒房團, 沒有那么多, 真正的炒房團眼光很毒的, 不是見房就買的。 經常有訊息說某某小區一棟樓都被溫州人買了, 那通常不是溫州人, 那是開發商的人。

8. 職業房托伎倆八:開盤在售樓處大讚房好並且豪氣訂房的, 江湖把戲大家千萬別上當了。

近況

之前有“醫托”,“學托”,現在有一個新名詞叫“職業房托”。樓市高居不下,而市民們對於高價的樓市,往往是持觀望的狀態,看的多成交的少。

政府的限購令一推出,市民買樓投資需求受到限制,繼而轉戰未限購地區和商業地產板塊。各大發展商在郊區和二三線城市的項目則抓緊機遇,努力宣傳大力促銷,爭取在嚴控環境下完成全年的銷售任務。

5月13日的《南方日報》就大大的標題標明“房企明說不降價,背後大清貨”。“五一”廣州樓市中,增城鳳凰城“直降3000元/平方米”的新聞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廣州,在深圳,降價風同樣存在。“五一”深圳樓市最搶眼的莫過於中海康城國際推出的上千套均價在萬元左右的低價產品,他們的降價方案相當於在原來價格的基礎上打了個八折。

從去年開始,住宅市場的“緊箍咒”越念越緊。記得去年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系列措施出台後,媒體紛紛冠以“史上最嚴調控”的名頭。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加嚴厲的調控政策,近來出台的限購令和各地細則令不少還在住宅投資市場裡流連的投資客徹底死心。除了二三線城市趁機入穗攬客,從去年以來一直“暗流涌動”的商業地產投資領域也越來越被看好。在廣州,有不少小投資客開始考慮將手中閒置的資金投入商鋪、寫字樓公寓等商業地產中。雖說“一鋪養三代”是不少投資客恪守的金句,但對於剛剛轉入商業地產的投資客來說,商鋪、寫字樓的投資門檻要比住宅市場更高。而一些價格低、易上手的小型產權鋪、社區商鋪、商改住樓盤趁機打“不限購”牌搶客,但稍顯尷尬的是,這些門檻較低的商鋪、寫字樓,回報率普遍也較低,而且還存在產權等多方面的風險。

一直以來,一些以“公寓”為名的“商改住”性質樓盤不少,多數分布在一些商業街、寫字樓密集的區域。這類商改住樓盤項目用地的性質雖然是商業用地,但在戶型設計、宣傳策略上都偏向於“住宅”。近來,這類項目的宣傳攻勢很猛烈,並用起了“不限購”這樣的噱頭。

多家專做商鋪租售的地產中介,他們都表示,在投資商鋪這一領域,現在外地豪客可能比本地投資客要多。在體育西路附近做商鋪租售的合富置業地產中介經理張先生說,現在對外地人實行住宅限購,他們的投資選擇範圍更小了,“而且一些豪客本來就喜歡寫字樓、商鋪之類的”。他說,以前他所在地產公司代理銷售過一些新的寫字樓,有不少外地客人是三五成群甚至組團來買。除此之外,一些小區商鋪近期也成為中介熱捧的“新星”。

商鋪有著良好的投資升值的潛力,在商品房限購令推出後,不少想投資的市民,進而將眼光鎖定在商鋪中。商鋪有著出手快,回報高,夠保值等等的因素,因此,繼商品房後,成為另一投資新貴。“房托”,成為了一個新名詞,也成為了一個新興的職業。在住宅地產有價無市的情況下,少了商家邀請 “買家”做市。原本商品房的“房托”,也需要另謀出路,轉戰到商鋪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