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三字經

職場三字經

職場三字經是指白領在職場中應該注意和尊重的職場規則。只有牢牢的遵守並實現它,就能讓自己在職場有更好的發展。

簡介

職場三字經職場三字經

白領間特別流行這樣一句“職場三字經”——“忍、狠、滾”,不僅在微博上被多次轉發,也在各大論壇引發了有關“人在職場,身不由己”的討論。專家則建議,白領們不妨積極地理解這句“三字經”,把職業生涯發展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例

“出差老是放在周末,現在我輕易不敢跟朋友約時間出來玩,因為老是放她們鴿子!”外企白領許思戲言,“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想換工作。”儘管如此,她仍然勤勉地工作、每一個細節都力爭做到最好——她在“忍”。許思說,“作為新人,還沒掌握資源和話語權,所以先得適應環境、慢慢修煉自己。”

而已經積累了一定行業經驗的楚小姐毅然“滾”出了昔年削尖了腦袋擠入的某會計師事務所,轉投一家投資機構:“在‘四大’,‘忍’的是人下人,‘狠’的是人上人,像我這樣想清楚自己要什麼而‘滾’的,就好比仙人。”
白領們對“職場三字經”的探討多集中在“忍”和“滾”之間。而畢業於一所二本高校英語專業的Leo卻用自己的光鮮履歷,對“狠”做出了別樣的詮釋——對自己狠。除了課程計畫要求的學習內容,他還熱衷於參加各種英語沙龍、語言俱樂部、對外交流,利用一切機會模仿母語使用者的口音。畢業後,Leo進入一家知名英語培訓機構當教師,僅兩年後就從普通教師升任聽力輔導小組組長,而這一職位以前只給有海外經驗的教師。

Leo認為,只要對自己“狠”、打磨出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在職場上取勝的“王道”,“這種狠才是真的狠”。搜狐網資深評論員張久此前也撰文強調,自己對自己一定要狠、狠下心來學本事,例如,做行銷的要努力把銷量搞上去,同時還要儘可能保持相對的永續競爭力。

“職場三字經”引發眾多白領共鳴,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前職場競爭之激烈。當“人在職場,身不由已”成為白領們彼此安慰的口頭禪,怎樣理解“忍、狠、滾”才能給職業生涯帶來更多正面效應,是許多職場人士所關心的。

專家建議

向陽生涯知名職業規劃師閆嶺指出,從積極地角度理解“忍、狠、滾”,並順勢而為,比簡單地以之為一句自我安慰,更有利於職業生涯的發展。“傳統定義中‘忍’就是隱忍、有氣有委屈也憋著不說,‘狠’是指性格、脾氣很厲害,‘滾’就是無奈地捲鋪蓋走人;但若換一個角度,‘忍’可以是放平心態、低調行事,‘狠’可以是苦心孤詣、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滾’可以是適時、果斷、理性地找尋新的職業平台。”閆嶺認為,“總之要果斷抉擇,無論忍、狠、滾,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作為主動的職業規劃,而不是一味被動地隨波逐流。”

其他三字經

學勤快
上級交代的任何事都要盡力去做,不要偷懶;沒有交代的事只要對單位有利,也要主動去做。例如:主動接聽電話,跑跑腿,打掃衛生,招呼客人等,不要擺架子。
多請教
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向別人多請教,不要不懂裝懂,或放在一邊不管。
少請假
不要隨便請假,或儘可能不請假,否則會讓上司引起反感。
肯吃苦
單位一般都會將很單調的工作交給新手做,讓他鍛鍊,因此新人必須能任勞任怨,不管工作多單調,都要努力去做好,不要認為自己大材小用。
善相處
剛到一個新單位,“人和”最重要,只要能與同事和睦相處,任何困難都可找人幫忙,不致於孤立無援。
忌衝動
新人遇到問題容易感情衝動,愛單刀直入,態度生硬,處事簡單,易得罪人,因此,處理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
莫頂撞
要跟上司建立良好的關係,凡事要克制,學會婉轉拒絕,切勿隨意頂撞。
少開口
所謂“禍從口出”,不懂的事不要亂髮表意見,以免貽笑大方。
多學習
有機會和時間應多接受各種訓練,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守紀律
不遲到早退,服裝儀容整潔,上班時間不聊天,不做私事。

行銷職場三字經

行銷職場突級的“三字經——心、志、學”。心指:做事要追尋自己的心;志指:立常志,且莫常立志;學指:學習是唯一公平競爭工具。
心:做事要追尋自己的心
產品有屬性,其實人也一樣有屬性,而這種屬性能把握準,不僅可以做到心神合一,並且能心事合一,發揮人的最大潛力。知名職業人(原微軟副總裁)李開復也曾在他的書中指出:“做事追尋自己的心,做最好的自我”!
而做事追尋自己的心,就能做最好的自我。其好處在哪裡呢?例如你自己感覺心愿是做銷售,並且也是自己的興趣所向,那么除了你會對於此份工作,十分投入之外,還有就是不管碰到什麼困難與挫折,你都會一往直前,因為那是你的心中所向。同時,因為你所做的事是你的興趣與志向,你就能從工作中找到快樂,而這是職場發展的潛在動力。
其次,做事追尋自己的心,產生良好的結果還有很多外在因素。一個案例所講: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為什麼輸給西方三百年的工業革命。此案例指出的原因,是指國人做事的性格與西方人性格不一樣,西方人崇尚的是做事追尋自己的心,為了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或愛好,可以犧牲一切,所以西方人對於工作的專注與投入是國人難以匹敵的,所以才促成西方國家今日的成功。而我們國人呢?都是以利益為中心,好比現今公務員崗位好,很多國人、甚至眾多優秀的國人,會犧牲專業與興趣擠進公務員隊伍,那么公務員隊伍真的好嗎?其實很多人一進入公務員崗位,就停止了自己發展,因為工作不感興趣,專業不是自己所向,最終局限了發展!
志:立常志,且莫常立志

立常志,且莫常立志,這是行銷人通病,很多行銷人經常把雄心壯志喊在口上,喊得時候熱血沸騰,喊完時煙消雲散、壯志無存。
例如,曾經一位同事,每一次領導找談心的時候,他都會信誓旦旦地說,從現在起一定好好努力,可就是過了現在,他什麼都不努力,一切都回到從前,沒了目標更沒了希望。
行銷人常立志的通病,在行銷界到處可見,所以行銷人為什麼勝算出來的很少,無非就找到答案。但行銷人真正勝算出來並不是很難,只要稍微立下一點志向,也許都能增大幾倍的勝算機率。例如辦公室里外人的屬性:一是不會做事的人;二是會做事的人;三是會想會做的人,四是會想會做並情商極高的人。那么第一種人顯然要淘汰;第二種人一般為普通職員;第三種人肯定是中層管理者;第四種人就很容易走到高層管理者。所以作為行銷人,你只要立下一個目標,做個會想會做的人就夠了,並付諸行動,持續地行動,就很容易成功。因為當別人還在“常立志”或者還沒有“志”時,你已經在為自己職場在想,並在做積累,而且還在持續行動時,你就會在無形之中,達到了自己目標。
學:學習是公平競爭工具

學習是成功之母,更是唯一公平的競爭工具的方式、方法。當你接觸過所有成功之人,都有一個共性,那都離不開學習或持續學習的因素!
學習有很多種方式方法。一是向書本學習。多看一些書,並且每個階段,都要有每個階段的學習計畫。讀怎樣的書才能為現今工作服務,而不是盲目去尋求一些風花雪月,以及事不關己的書籍,比如在行銷基層,多看工具、行業書籍,增強理論知識;到了行銷中層時,多看管理與案例書籍,提高管理水平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到了行銷高層時,多看看巨觀類的書籍,增強判斷與決策能力。二是多向成功之人學習。我自己奉行的一句格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嘴巴是智慧的視窗”。所以多製造機會與一些成功人溝通,這樣不僅使自己快速成長,更能快速獲取更多的經驗;三是學會在工作中進行總結與提高。實踐是學習最好的方式與方法,所以大膽地在工作去實踐,努力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這是學習的最佳方式。
學習時的過程,就好比銀行儲蓄錢一樣,都是一個零存整取的過程,當你學習儲備能量,到達一定的時候,不僅可以獲取到可觀的利息,也一定能在職場上突破。
綜上所述,行銷人只要做好以上“三字經”,並形成三位一體,就一定能在職場上小有建樹。因為做自己熱愛的工作,使自己心事合一,這是職場成功的前提;而在基礎上,又立下志向,並且朝著志向,持續地付諸行動;之後通過不斷地學習,並在實踐中完善技能,最終就一定能在行銷職場上“突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