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眾力社會服務團隊

聯眾力社會服務團隊

“望文生義”,“聯眾力”意指“聯結民眾的力量。” 致力於中國社會服務和福利領域發展的聯眾力社會服務團隊甫一成立,就定位為居於國際NGO/基金會、國內外企業與中國本土NGO之間提供技術性指導、培訓和中介性諮詢服務的專業機構。

簡介

“望文生義”,“聯眾力”意指“聯結民眾的力量。” 致力於中國社會服務和福利領域發展的聯眾力社會服務團隊甫一成立,就定位為居於國際NGO/基金會、國內外企業與中國本土NGO之間提供技術性指導、培訓和中介性諮詢服務的專業機構。

發展歷程

聯眾力認為,目前大陸社會服務與福利事業的發展催生了大量本土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但是它們大多實踐經驗豐富而專業基礎缺乏。與此同時,國際NGO/基金會則通常以短期內注入資金或技術等比較便捷的操作方式進入大陸,但是限於對大陸相關領域的需求了解不多,且存在一定的溝通障礙,或者沒有精力親自進行操作,而影響了項目的長期效果。至於企業方面,儘管產生了通過在社會服務領域支持NGO發展而提升自己形象的需要,目前卻局限於僅與有官方背景的大型NGO合作,視線遠不及更有需求的草根NGO,這就需要中間組織居中連線。而在社工專業社會認知領域,儘管社工教育發展迅速,但一方面校方本身缺乏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導致社工教育在總體上出現了理論和實踐層面脫節的局面;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對社工作為專業技能的認知程度尚處於萌芽階段,社會接納程度較低,造成社工專業畢業生“有行無市”,無法在社區或相關機構找到合適的崗位。
基於上述問題,聯眾力將機構的服務範圍明確定位於項目/服務設計、技術支持和評估;專業的培訓、工作坊及講座;“企業社會責任”顧問諮詢;“非營利組織”顧問諮詢及專業社會工作學生督導方面。
目前,聯眾力的三人組合團隊在擁有本土經驗的同時兼具國際視角。創辦人裴麗霓(JanePierini)是香港畢業社工,擁有香港和大陸地區社會工作經驗,此前曾和孟維娜女士共同創辦以社區模式為智障人士服務的北京慧靈,並建立了相應的社會網路。另一位員工是香港專職社工周佩儀,她具備在香港專業社區服務組織工作的經歷,並且擅長志願者資源管理。第三位成員陳琳琳是中華女子學院社工系的畢業生,有志於走社工專業道路,成為專業的本土型社工。這些都是聯眾力試圖突破國際和本土組織之間存在的“合作鴻溝”的優勢。
如上所述,就中國大陸社會服務領域的發展情況而言,聯眾力似乎找到了一個結合自身優勢和社會需要的特定“市場”。
自2003年10月成立後,聯眾力進入了試運營階段。
2003年11月,海淀區殘聯康復部聘請聯眾力作顧問開展了“啟程”社區智障人士拓展項目,目的在於幫助社區動員自身的資源與力量建立為智障人士服務的社區型工作系統。在為期四個月的時間裡,先後有三個社區開展了此項目。活動過程中,聯眾力除了組織社區智障人士學習手工製作外,還向社區灌輸社區融合、溝通的理念,同時,亦試圖用非政府組織的工作方式去影響帶動殘聯、街道等政府系統的組織,從中獲得了與GONGO打交道的經驗。但是項目結束後聯眾力發現,由於政府行政工作方式的特點與限制,活動最終效果和預期目標有一定差距,就此在做項目評估和總結的時候,提出了具體的改進建議和方法。
2004年4月,聯眾力在中國紅十字會房山兒童康復中心?D?D一家由當地醫院和義大利一家NGO合作建立的專門服務於腦癱兒童的機構舉辦了新員工社區康復知識講座,並為其具體開展社區康復工作提供了諮詢。
2004年5月開始,聯眾力與美國溫洛克國際農業開發中心民間組織能力開發項目建立了聯繫,就其扶持的幾家中國大陸非政府組織開展具體合作。在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方面,聯眾力主要提供“如何改善組織架構、提高管理效率”的諮詢意見;而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和武漢大學弱者權利保護中心方面,聯眾力則集中在志願者資源管理系統的建立上。在這一類的合作中,聯眾力強調一方面是協助本土NGO有更快、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則希望可以通過這種合作更好的了解本土NGO的需求,然後把同類培訓與指導拓展到更多的本土NGO當中。
在社工學生專業督導方面,自2004年3月起,聯眾力先後為中華女子學院、香港大學、北京城市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等提供了不同年級和學歷程度學生的實習督導。聯眾力不僅在督導內容上做到促進學生的個人與專業成長,亦針對大陸院校社工專業實習督導工作經驗欠缺的實際情況,在督導系統及工作方法上與大陸院校的社工專業老師進行溝通、交流,以期促進大陸社工專業實習教育的發展。不僅如此,針對學生實習地點、機構的選擇,聯眾力方面也藉助於自身的特點與優勢,推薦學生到不同的草根NGO組織里做實習,拓寬了院校方面學生實習的視角與領域,為日後社工專業學生更多進入NGO領域工作打造一種雙贏的局面。
目前,由於民政方面道路不通,聯眾力正準備進行非政府組織的工商註冊,並有意在機構治理結構、權力透明和問責、內部決策機制等方面為工商註冊的非營利組織管理模式做出有意義的探索。與此同時,為解決創始階段資金不足的問題,聯眾力正在向基金會等資助機構進行籌款,但是部分的資金則來源於服務的收費。

聯繫方式

聯繫:010-62062348 62377894
[email protected]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