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花桂

聚花桂

聚花桂,所屬植物界,屬樟科,分布在西藏東南部。

基本信息

所屬卷:Cinnamomum Trew

聚花桂聚花桂

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所屬卷:樟屬
中文所屬科:樟科
中文名:聚花桂
其它中文名:柴桂(祿勸),桂樹(西藏)
小喬木,高達8米,胸徑32厘米;樹皮灰黑色,光滑,有桂醛的芳香氣。老枝圓柱形,粗壯,乾時茶褐色或紅褐色,有多數皮孔,無毛,幼枝具細條紋,無毛。

形態特徵

聚花桂葉互生或近對生,卵圓形至寬卵圓形,長9—14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漸尖,尖頭鈍,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革質,邊緣軟骨質,內卷,上面綠色,光亮,無毛,下面灰綠色,晦暗,幼時明顯被白色絲狀短柔毛,最後變無毛,離基三出脈,中脈與側脈在上面明顯下面凸起,乾時均呈淡黃色,中脈直貫葉端,側脈近對生,自離葉基5—10毫米處生出,向上弧曲,至葉端漸消失,外側有時無支脈,有時具3—5條支脈,支脈弧曲,在葉緣之內連結,橫脈多數,弧曲,纖細,下面多少明顯;葉柄長1—2厘米,腹平背凸,無毛。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密集多花,腋生者長4—8.5厘米,下部具短分枝或近總狀,頂生者伸長,長達12厘米,分枝幾自序軸基部生出,最下部分枝長達4厘米,向上分枝漸縮短,為具短梗或無梗的2—11花的傘形花序所組成;總梗極短,長5—15毫米,與各級序軸密被灰色細微柔毛。花黃綠色,長達7毫米,花梗短,長2—4毫米,密被灰色細微柔毛;花被內外兩面被絲狀微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5毫米,花被片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先端銳尖,長5毫米,外輪寬3.8毫米,內輪寬3毫米;能育雄蕊9,花絲被柔毛,第一、二輪雄蕊長3.6毫米,花絲纖細,長達2毫米,無腺體,花葯長圓狀卵圓形,先端鈍,長1.6毫米,藥室4,內向,第三輪雄蕊長4毫米,花絲粗大,扁平,在中部稍上方有一對具短柄的腎形腺體,花葯長圓形,長1.8毫米,藥室4,外向,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三角狀箭頭形,連短柄長2.5毫米;子房卵球形,長1.5毫米,無毛,花柱粗大,長3.5毫米,柱頭增大,頭狀。果未見。花期5月。

分布及生境:

產西北部;生於山坡或溝邊的常綠闊葉林中,海拔1800—2800米。 分布於西藏東南部。樟樹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水濕,但不耐乾旱、瘠薄和鹽鹼土。主根發達,深根性,能抗風。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巨大如傘,能遮陰避涼。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成百上千年的參天古木,有很強的吸菸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風及耐煙塵和抗有毒氣體能力,並能吸收多種有毒氣體,較能適應城市環境。

園林用途

該樹種枝葉茂密,冠大蔭濃,樹姿雄偉,能吸菸滯塵、涵養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環境,是城市綠化的優良樹種,廣泛作為庭蔭樹、行道樹、防護林及風景林。配植池畔、水邊、山坡等。在草地中叢植、群植、孤植或作為背景樹。

光照影響

聚花桂聚花桂
運用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方法研究了生長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少聚花桂幼苗葉片的過氧化物酶同工、過氧化氫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澱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譜帶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生境不同光照條件對過氧化物酶同工酶、過氧化氫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影響較大;澱粉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種類較為穩定,其譜帶數沒有變化;隨生境光照的減弱少花桂幼苗葉片可溶性蛋白譜帶逐漸增加。
對生長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少花桂幼苗生長期生長狀況進行了生長分析,結果表明:不同遮蔭條件下的少聚花桂幼苗的葉面積指數(LAI)和淨同化率(NAR)變化趨勢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一層遮蔭,自然光照,二層遮蔭,三層遮蔭;葉面積比率(LAR),葉面積乾質量比(SLA),葉乾質量比率(LWR)隨遮蔭程度加深而增大,從時間上來看,4-9月LAI不斷增大,LAR,SLA,LWR,NAR則先增大,後表現出下降的趨勢。

聚桂醇注射液

【劑型】注射劑
【規格】10ml:100mg
【成份】聚桂醇
【用法用量】食管-胃底曲張靜脈活動出血時,採用環繞出血點+出血點處直接注射技術止血,一個出血點局部用量10ml左右,最大劑量不超過15ml。
【功能主治】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種硬化劑,在曲張靜脈旁註射後能使食管上皮與曲張靜脈之間形成一層厚的周圍纖維化組織,加強血管抵抗力,閉塞血管以防止曲張靜脈破裂出血,壓迫曲張靜脈,達到止血目的;靜脈內注射聚桂醇後,可損傷血管內皮、促進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從而起到止血作用。

繁殖與培養

聚花桂聚花桂
播種繁殖,扦插繁殖。
果實成熟時自行脫落,有鳥類啄食。用種子繁殖,應隨采隨播,每公斤種子7,200-8,000粒,發芽率70-80%,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植樹造林,也可萌芽更新。有白粉病、黑斑病、樟葉蜂、樟稍捲葉蛾、樟巢螟、樟天牛等病蟲害為害。樟樹連續2a扦插試驗結果表明:用濃度100mg/L的NAA浸泡插穗4h,生根率最高達90%。不同基質間生根率有極顯著差異,用混合基質(蛭石:珍珠岩:河沙=2:2:3)效果最佳。在西北地區,最適宜的扦插時期是5~7月,約30d誘導愈傷組織、50d形成新根、100d抽出新梢,生根率89%以上,比3~4月硬枝扦插生根率高出67%,其中6月扦插生根率高達96%。插穗粗度為0.3~0.4cm、保留2~3片半葉生根率高。但種子於11~12月成熟時,應即采即播,亦可用插條繁殖。幼苗好半陰,成木好陽,育苗、移植均容易。由於樹冠大,根系發達,故植株距離宜大,植穴亦要特大,其壽命很長,所以能成為巨木。
(1)育苗方法:可採用有性繁殖育苗和無性繁殖育苗,無性繁殖主要採用嫁接方法育苗。 
(2)種子採集與貯藏:10月下旬-11月上旬選生長健旺的壯齡母樹採集飽滿種子,采後洗除質陰乾,放入塑膠袋中置陰涼處儲藏。
(3)播種育苗:①沙床培苗:用磚頭圍砌築床,床高20—30厘米,應陽面低25厘米;床寬1.0-1.2米,長度視具體情況而定。床面鋪細沙厚10厘米左右,用1%硫酸銅(波爾多液)進行沙床消毒後平整待用。2-3月間播種,均勻撒播。播後用木板輕壓種子,使之與沙密接而平整,並鋪一層細沙,以不見種子為度。再加蓋拱架塑膠薄膜。當種子發芽達30-50%時,可將薄膜掀開。②圃地選擇:白花樹喜光,幼樹耐寒性稍差,宜選排灌良好、避風向陽、疏鬆深厚肥沃的土壤做圃地。③整地與築床:三犁三耙整地,每畝用生石灰230公斤或硫酸亞鐵粉劑10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施腐熟廄肥3000-4000公斤,或施餅肥100-140公斤和鈣鎂磷肥23-30公斤,耙勻後築床。床高15-20厘米,床寬1.0-1.2米。床面鋪細紅心土厚2厘米左右。④芽苗移栽:沙床芽苗發葉2-3片後可起苗移栽,切除芽苗主根,按株行距6-8×25-30厘米進行栽植。栽後及時澆透水,以後須注意保持苗床適宜濕度。
(4)嫁接育苗:①砧木培育:方法同播種育苗。可直接大田播種,播種量控制在每平方米200粒左右。取健旺粗壯1年生苗做砧木。②接穗選擇與采穗:選長勢旺盛、結實多的植株為母樹,並采掛果枝旁的健旺枝條做接穗,在嫁接前2-3周采穗,采後用保濕材料包好裝入薄膜袋內置陰涼處保存待用,注意保持枝條 濕潤,不能失水。③嫁接:主要採用切接法或腹接法嫁接。可在室內進行,亦可直接在大田嫁接,春、夏均可嫁接。但以夏接成活率較高。④接苗移栽:按株行距15×30厘米移植,注意砧根舒展,采緊踏實,填土至嫁接口,穗芽露在土層之上,澆透定根水。
(5)苗期管理:①及時遮陰:芽苗和接苗移栽後,前期要注意適度遮陰。嫁接苗還應及時抹芽除萌和防止新梢風折。②加強除草撫育:按“除早、除小、除盡”原則及時除草,按“前淺後深”鬆土2-3次,以促進苗木生長。同時,定期用低濃度殺菌劑、殺蟲劑進行消毒殺蟲,預防病蟲害發生。③適量施肥:為促進苗木生長,結合除草鬆土應適施1-2次追肥,施肥量應根據苗木生長情況而定。④分級出圃:當年生苗高一般可達0.8米以上,地徑粗1厘米以上,可分級出圃造林。產苗量芽接苗每畝可達2萬株以上;嫁接苗可達1.4萬株以上。
2整地挖穴:全墾、帶墾、塊墾、穴墾整地均可。整地深度30-40厘米。按60×50×50厘米規格挖穴,穴內施足腐熟廄肥或枯餅肥等基肥,並與表土拌勻。
(3)造林密度與造林季節:初植密度每畝40-60株,即株行距以4×4米或3×4米。在苗木落葉休眠後至芽萌動前即11月下旬-3月上旬均可造林。
(4)起苗栽植:選擇陰天或小雨天造林。起苗可不帶宿土,但應注意避免苗木失水乾燥。栽植時掌握苗正根舒、采緊踏實和澆透定根水。冬寒或氣溫較低地區還套用稻草圍蓋以防寒。
3、林分撫育管理與豐產經營技術:(1)精細撫育:幼林期須年年除草、施肥、撫育。成林掛果後應適度擴穴鬆土施肥,施肥量視林分生長或結果量而定。
(2)修枝整形:為提高結實量和便於採摘,植後第3-4年,距地面1.5米處切斷主枝,保留4-5枝有活力萌芽枝條 ,以後及時修剪徒長萌條 ,促進形成矮寬樹冠。 

同屬物種

聚花桂Lauraceae.樟科,雙子葉植物,約45屬,2000-250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主產地為東亞和巴西,中國有20屬,1400種,大部產長江以南各省區,西南和南部最盛,為該地重要林木之一,不少種類很有經濟價值,如:樟樹、黃樟的樟腦和樟油是輕化工和醫藥的重要原料;樟屬、木姜子屬、山胡椒屬、油果樟屬、厚殼桂屬和黃肉楠屬等一些種類,其果實含有豐富的油脂和芳香油,在工業上用途很大;樟屬及楠屬不少種類是很有價值的良材;玉桂烏藥等一些種類是著名的藥用植物;鱷梨又是一種營養價值很豐富的水果。喬木或灌木,常綠或落葉,僅有無根藤屬(Cassytha)為纏繞寄生草本,常有含芳香或粘液的分泌腺;葉互生、對生、近對生或輪生,通常革質,但有時近膜質或紙質,全緣,極少分裂,羽狀脈、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無托葉;花黃色或淡綠色,組成腋生或近頂生的圓錐花序、總狀花序、近傘形花序或從生花束;總苞片有或無,開花時脫落或宿存;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花被通常3基數,很少為2基數,是萼片狀,基部合生成筒,裂片6或4片,排成兩輪,大小相等或外輪的較小,結果時脫落或宿存,有時硬化;花被筒短或很短,花後不變或增大變成杯狀或盤狀的果托;雄蕊著生在花被筒的喉部,3-12枚或更多,通常9枚,輪狀排列,每輪3枚,極少2枚,花絲基部有兩個腺體或無,有時部分雄蕊特別是最內輪的不發育,成為退化雄蕊,花葯2-4室,瓣裂,外面兩輪的花葯內向,第三輪的通常外向,亦有全部內向的,花葯4室時,成對迭生,但亦有由於有2室側生而排成一列或弧形;子房1室,上位,極少下位,胚珠1顆,花柱1,柱頭盤狀擴大,有時開裂,有時不明顯;果為漿果狀核果,有時為宿存的花被或花被筒所承托,部分包圍或全部包裹;果梗圓柱形,有時肉質;種子無胚乳;子葉厚肉質,胚芽明顯。中國主要的屬有:黃肉楠屬Actinodaphne,瓊楠屬Beilschmiedia,樟屬Cinnamomum,厚殼桂屬Cryptocarya,山胡椒屬Lindera,木姜子屬Litsea,潤楠屬Machilus,新木姜子屬Neolitsea,及楠屬Phoebe等等。該科經濟植物繁多,用途很廣。鱷梨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水果,其果仁富含油脂。月桂的葉是一種很好的調味香料或作罐頭的矯味劑。很多種類如玫瑰木、樟樹、黃樟等提供輕工和醫藥工業上用的芳香油。樟樹(見樟)和黃樟還可生產樟腦。山雞椒、木姜子等的果實和枝葉含芳香油。樟屬、木姜子屬、山胡椒屬、油果樟屬、厚殼桂屬、黃肉楠屬中不少種類的果實還含有豐富的油脂。桂皮(肉桂、錫蘭肉桂)、馬佐厚殼桂、香皮木姜子等的樹皮含芳香油,其中有些種的果實還可食用。烏藥以及桂皮都是有名的中藥。
世界:250種;中國:46種
所有物種: 
1.樟亞科 LauroideaeKosterm.聚花桂
1.鱷梨族 PerseaeMez
1.鱷梨亞族 PerseineaeKosterm.
01.鱷梨屬 PerseaMill.
02.潤楠屬 MachilusNees
03.油丹屬 AlseodaphneNees
04.賽楠屬 NothaphoebeBl.
05.檬果樟屬 CaryodaphnopsisAiryShaw
06.楠屬 PhoebeNees
2.瓊楠亞族 BeilschmiediineaeKosterm.
07.蓮桂屬 DehaasiaBl.
08.瓊楠屬 BeilschmiediaNees
09.土楠屬 EndiandraR.Br.
10.油果樟屬 SyndiclisHook.f.
2.樟族 CinnamomeaeBaill.
1.樟亞族 CinnamomineaeKosterm.
11.樟屬 CinnamomumSchaeff.
12.新樟屬 NeocinnamomumH.Liou
13.檫木屬 SassafrasTrew
3.木姜子族 LitseeaeMez
1.木姜子亞族 LitseineaeKosterm.聚花桂
14.黃肉檫屬 ActinodaphneNees
15.木姜子屬 LitseaLam.
16.新木姜子屬 NeolitseaMerr.
2.月桂亞族 LauriineaeKosterm.
17.山胡椒屬 LinderaThunb.
18.月桂屬 LaurusLinn.
4.厚殼桂族 CryptocaryeaeMeissn.
1.厚殼桂亞族 CryptocaryineaeKosterm.
19.厚殼桂屬 CryptocaryaR.Br.
2.無根藤亞科 CassythoideaeKosterm.
20.無根藤屬 CassythaLinn.
同屬圖片:
聚花桂 檫木
聚花桂 鱷梨
聚花桂 木姜子
聚花桂 油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